《瑞龙吟 陪六禾、霞公、慈博诸丈小集莲苑用清真原韵》
时间: 2025-01-04 07:45: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瑞龙吟 陪六禾、霞公、慈博诸丈小集莲苑用清真原韵
作者: 朱庸斋
横塘路。重问故苑沧波,废台烟树。残蝉声阕西风,闹红俊赏,凄凉旧处。共吟伫。庸觑淡妆图画,冷香帘户。空馀万叶颦秋,倩谁省识,鸳鸯对语。追认湖山芳事,酒边花外,怯歌愁舞。憔悴梦回天涯,才思非故。残笺蠹墨,犹写登临句。休凝念归鸾素约,淩波微步。镜里年华去。算来惟剩,零欢坠绪。宛转成千缕。危魂断清江沈沈宵雨。醉中未濯,一襟尘絮。
白话文翻译:
在横塘路上,我再次询问旧日的园林和沧波,那里已是废墟,烟树萧条。残留的蝉声在西风中响起,热闹的红色花朵已成昔日的景象,令人感到凄凉。我们共同吟唱停留在此。我细细端详那淡妆的画面,透过冷香的帘子望去,只剩下万叶秋风的愁苦。谁能记得那对鸳鸯的情话?追忆湖山的美好时光,酒边花外,却又怯于歌舞。梦回天涯,已憔悴得无力,才思也不如往昔。那残破的纸张、虫蚀的墨迹,依然在写着登高的诗句。不要再去想归来的约定,轻盈地在波上漫步。镜中年华已逝,留下的唯有零星的欢愉和纷乱的思绪。宛如成千上万的细丝,危魂随江水沉沉入夜雨。醉中未能洗去,仍披着一襟尘絮。
注释:
- 横塘路: 指横塘边的道路,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观。
- 故苑沧波: 旧日的园林与波澜,指曾经美好的记忆。
- 废台烟树: 废弃的台子与烟雾弥漫的树木,描绘凋零的景象。
- 残蝉声阕西风: 夕阳下西风中残留的蝉鸣声,表现出秋意与孤寂。
- 鸳鸯对语: 比喻情侣之间的情谊,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庸斋,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一个聚会的场合,诗人与友人在莲苑中相聚,借助此背景抒发对往日的追忆与感伤,表现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诗歌鉴赏:
《瑞龙吟》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感情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开篇的“横塘路”引导读者进入一幅宁静的画面,随后的“重问故苑沧波”则勾起了对往日的怀念,诗人以此为起点,逐步展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的“残蝉声阕西风”展现了秋天的萧瑟,暗含一种无奈与孤独的情绪;而“空馀万叶颦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犹如秋风扫落万叶,带走了往日的繁华。
在语言运用上,朱庸斋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例如,冷香帘户与万叶的结合,使得诗中充满了层次感和韵味。同时,诗中多次提及的“梦回天涯”和“危魂断清江”则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尽追忆与对未来的惶恐。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横塘路: 设定了场景,营造出一幅宁静的背景。
- 重问故苑沧波: 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溯。
- 废台烟树: 传达出时光的无情与衰败的景象。
- 残蝉声阕西风: 秋风中的蝉鸣,隐喻着孤独与凄凉。
- 共吟伫: 短暂停留,共同吟唱,体现友人的陪伴。
- 庸觑淡妆图画: 细致的观察,增添了诗的细腻感。
- 空馀万叶颦秋: 对秋天的感伤描写,象征着离别与忧愁。
- 倩谁省识,鸳鸯对语: 回忆美好的情感,渴望被人理解。
- 憔悴梦回天涯: 梦境中的憔悴,表现出心灵的疲惫。
- 不凝念归鸾素约: 不再思念那曾经的约定。
- 镜里年华去: 自我反思,感叹岁月的流逝。
- 宛转成千缕: 思绪如丝般缠绕,难以解脱。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自然景物描绘内心感受,如“醉中未濯,一襟尘絮”。
- 拟人: 将情感赋予自然,如“残蝉声阕西风”。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横塘路: 象征着人生的道路。
- 残蝉: 代表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冷香帘: 隐喻着冷清与孤独。
- 鸳鸯: 代表着爱情与美好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横塘路”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怀念
- C. 生气
-
“残蝉声阕西风”中提到的“残蝉”象征着什么?
- A. 繁荣
- B. 衰败
- C. 和谐
-
诗中的“镜里年华去”强调了什么主题?
- A. 时间的流逝
- B. 友情的珍贵
-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与朱庸斋: 两位诗人都通过自然景物表现内心情感,李清照更多表现个人的细腻情感,而朱庸斋则结合友人聚会的背景,体现了对过往的集体回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研究》
- 《朱庸斋诗文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