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第一层·一点元真被妄想》
时间: 2025-01-19 18:54: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瑶台第一层·一点元真被妄想
作者:姬翼 〔元代〕
一点元真被妄想,招来幻化身。
蟪蛄朝菌,须臾情识,结习迷云。
火坑千丈机,诈万端白浪黄尘。
谩横陈,向污泥坑陷,苦海沉沦。
纷纷。存亡得失,是非荣辱苦因循。
有时开悟,痴团粉碎,眼孔如轮。
性珠穿透方,信葆光函盖乾坤。
自通神。有壶天不夜,洞府长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内心的真实与妄想之间的斗争。原本的真实自我被妄想所束缚,导致幻化的身影出现。像蟪蛄和朝菌这样的短暂存在象征着生活中的无常与迷惑。内心的挣扎如同火坑一般,深不见底,万千的虚幻与尘世的纷扰使人沉沦于苦海之中。人们在生死存亡、是非荣辱之间徘徊不定,有时获得启悟,打破这种痴迷,眼界豁然开朗。真正的内心光明则穿透了世间的纷扰,自然而然地与宇宙相通,似乎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长久的安宁与快乐。
注释:
- 元真: 指真实的本性或真理。
- 妄想: 幻想、虚构的想法,通常指对现实的误解或迷惑。
- 蟪蛄: 一种昆虫,象征生命的短暂。
- 朝菌: 早晨生长的菌类,象征短暂与无常。
- 火坑千丈机: 形容深重的痛苦与困境。
- 污泥坑: 比喻困境或困苦的环境。
- 性珠: 指内心的真实与光明。
- 壶天不夜: 描绘一种永恒的宁静与安乐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姬翼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探讨宗教哲学与人生观,风格上融合了道教与佛教思想。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对内心的剖析,反映出对虚妄与真实的思索,体现了在纷扰世间中的苦闷与追求解脱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透过对内心的真实与妄想的探讨,展现了复杂的人生思考。诗人开篇便直指“元真”被“妄想”所困,揭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被物质与欲望所迷惑的现象。接下来的意象如蟪蛄与朝菌,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强调了生命中许多事物的瞬息万变。
“火坑千丈机”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人生的苦痛与挣扎,仿佛人在无尽的困境中徘徊,难以自拔。诗中通过“谩横陈”与“污泥坑陷”描绘出一种沉沦的状态,表现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苦海的沉溺。
但在迷茫之中,诗人也表达了偶尔的觉悟与开悟,反映出一种希望与追求真实的信念。“性珠穿透方”则象征着内心真实的光明与智慧,最终实现与宇宙的融合。这种对内心真实的追寻,给人带来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感,仿佛可以在“壶天不夜”的境界中找到永恒的安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点元真被妄想,招来幻化身。”——真实的自我被虚妄所掩盖,导致内心的幻影出现。
- “蟪蛄朝菌,须臾情识,结习迷云。”——短暂的存在和感知使人迷惑,形成习气的迷雾。
- “火坑千丈机,诈万端白浪黄尘。”——深重的苦难与虚假现象交织在一起,使人无处可逃。
- “谩横陈,向污泥坑陷,苦海沉沦。”——无谓的争执和陷入困境,令人沉入苦海。
- “纷纷。存亡得失,是非荣辱苦因循。”——对生死存亡、荣辱得失的迷惑与困扰。
- “有时开悟,痴团粉碎,眼孔如轮。”——偶尔的觉悟使得痴迷破碎,视野豁然开朗。
- “性珠穿透方,信葆光函盖乾坤。”——内心的真实光芒穿透一切,照耀着整个世界。
- “自通神。有壶天不夜,洞府长春。”——与宇宙的神秘相通,进入一种永恒的安宁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火坑”“污泥坑”等意象比喻人生的苦难。
- 对仗: 诗中句子结构严谨,形成对称美。
- 象征: 使用虫类、菌类等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内心真实与虚妄的思考,探讨了人生的痛苦与解脱,强调了内心觉悟的重要性,最终追求与宇宙的和谐共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元真: 真实的本性,象征内心的智慧和光明。
- 妄想: 虚幻的想法,代表人们对现实的误解。
- 蟪蛄、朝菌: 短暂生命的象征,提醒人们珍惜生命。
- 火坑、污泥: 代表人生的苦难与困扰,表达对困境的深刻感悟。
- 性珠: 象征内心的智慧与真实。
- 壶天不夜: 代表永恒的宁静与安乐的理想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蟪蛄”象征什么? A. 长久的生命
B. 短暂的存在
C. 无忧无虑
D. 自由自在 -
“火坑千丈机”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生命的快乐
B. 深重的痛苦
C. 人生的意义
D. 美好的未来 -
诗人认为开悟后会有什么变化?
A. 迷惑加深
B. 眼界开朗
C. 生活更苦
D. 无所作为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庐山谣》: 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如同姬翼的诗,都是对内心与自然的探寻。
- 《登高》: 通过描绘高处的景象,抒发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主题与姬翼的思考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哲学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