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苏子瞻翰墨》
时间: 2025-01-19 18:00: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苏子瞻翰墨》
山头崒嵂侵霄汉,片幅之间据其半。
河水盘旋寒玉贯,云气濛濛中截断。
峰峦回合平若接,山城嵯峨耸楼观。
下有森森林木灌,隐约浮空露纤巘。
沙平野旷征途远,行人凌竞马欲汗。
天机满前呈烂熳,浓墨如新笔凌乱。
浑沌凿空太极判,元气淋漓风雨散。
若非定以范宽断,谁能展此奇手段。
玉堂老仙重称赏,绝笔当为古之冠。
牙签玉轴宜倒看,纵得千金慎勿换。
老眼摩挲获珍玩,不敢留题只惊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山峰高耸直入云霄,画幅的一半被雄伟的景色所占据。河水如寒玉般蜿蜒流淌,云雾缭绕,似乎将画面截断。山峦环绕,平整得仿佛可以相接,山城巍峨耸立在高处。下方是茂密的森林,隐约可见高耸的山峦。沙地平坦,视野开阔,行人骑马竞速,似乎要流汗了。画面上充满了艺术的灵感,浓墨如新笔般凌乱,似乎在表达无限的才华。若不是以范宽的技法来定调,谁能展现这样的奇妙手法?玉堂中的老者赞赏不已,认为这幅绝笔可以称为古代的冠军。即使有千金也不应轻易交换,老眼摩挲着这珍贵的作品,只能惊叹而不敢留题。
注释:
- 崒嵂:形容山峰高耸、陡峭。
- 侵霄汉:直入高空,形容山势雄伟。
- 寒玉贯:形容河水清澈如寒玉。
- 濛濛:形容雾气弥漫。
- 嵯峨:形容山势高而险峻。
- 凌竞:形容行人骑马奔跑。
- 烂熳:光彩夺目,形容艺术的灵动。
- 范宽:古代著名画家,以山水画著称。
- 玉堂老仙:指老者,可能是指某位德高望重的画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郭麟孙,元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欣赏苏轼的山水画时所作,表达了对苏轼艺术成就的赞赏,并通过对画作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对艺术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山水画的壮美与艺术的灵动。诗中描绘的山峦、河流与云气,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自然景观之中。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山水的雄伟与艺术的精妙结合在一起,表现了对苏轼画作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画作的描述,更是对艺术创作过程的探讨。诗中提到的“天机满前呈烂熳”,显示了艺术创作的灵感与激情。最后的感叹更是对艺术品的珍视和对创作技法的敬仰,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推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头崒嵂侵霄汉:描绘山峰高耸入云,展现自然的雄伟。
- 片幅之间据其半:说明画作的一部分被山水占据,强调画幅的广阔。
- 河水盘旋寒玉贯:河水蜿蜒流动,清澈如玉,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 云气濛濛中截断:朦胧的云气似乎将视野截断,增添神秘感。
- 峰峦回合平若接:山峰环绕,仿佛可以相接,表现自然的和谐美。
- 山城嵯峨耸楼观:山城巍峨,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城市的壮丽。
- 下有森森林木灌:下方是茂密的森林,展现丰富的自然景观。
- 隐约浮空露纤巘:高耸的山巅若隐若现,给人以飘渺之感。
- 沙平野旷征途远:平坦的沙地,视野开阔,展现远行的感觉。
- 行人凌竞马欲汗:行人骑马行走,表现出急迫和奔放的气息。
- 天机满前呈烂熳:艺术灵感充盈,表现出创作的活力。
- 浓墨如新笔凌乱:浓墨涂抹,表现出画作的生动与随意。
- 浑沌凿空太极判:艺术的混沌与精妙,体现出创作的深邃。
- 元气淋漓风雨散:艺术创作中,灵感如风雨般散发,象征自由。
- 若非定以范宽断:若不是范宽的技法,谁能如此巧妙地表现。
- 玉堂老仙重称赏:老者的赞赏,表明艺术的高水平。
- 绝笔当为古之冠:这幅作品可以称为古代的顶尖之作。
- 牙签玉轴宜倒看:比喻作品的珍贵,值得仔细品味。
- 纵得千金慎勿换:即使价值千金,也不可轻易交换。
- 老眼摩挲获珍玩:老者细细观察,珍视这幅作品。
- 不敢留题只惊叹:感叹之余,不敢留下题字,显示对作品的敬畏。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表达。例如“河水盘旋寒玉贯”运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河水的清澈与蜿蜒。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理解,赞美了苏轼的艺术成就,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意象分析:
- 山峰:象征着自然的雄伟与力量。
- 河水:代表着生命的流动与清澈的心灵。
- 云气:象征着神秘与变化。
- 森林:代表着生机与繁荣。
- 行人:象征着追求与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项不是诗中描绘的意象? A. 山峰
B. 河水
C. 城市
D. 太阳 -
诗中提到的“玉堂老仙”指的是谁?
A. 苏轼
B. 范宽
C. 郭麟孙
D. 不详 -
诗中的“天机满前呈烂熳”意指什么?
A. 灵感充盈
B. 画作完美
C. 自然美丽
D. 行人匆忙
答案:
- D
- D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
-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诗词对比:
苏轼的《题西林壁》同样表现了对山水的热爱,但其语言更加简练,意象更加集中,强调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视觉效果。而郭麟孙则在细腻的描绘中表现出更为丰富的情感和对艺术的深入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郭麟孙研究》
- 《山水画艺术与诗词关系探索》
- 《古诗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