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虎丘》
时间: 2025-01-19 18:51: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虎丘
作者:郭麟孙 〔元代〕
海峰何从来?平地涌高岭。
去城不七里,幻此幽绝境。
芳游坐迟暮,无物惜余景。
树暗云岩深,花落春寺静。
野草时有香,风絮淡无影。
山行纷游人,金翠竞驰聘。
朝来有爽气,此意独谁领?
我来极登览,妙灵应自省。
遥看青数尖,俯视绿万顷。
逃禅问点石,试茗汲憨井。
意行忘步滑,野坐怯衣冷。
聊为无事饮,颇觉清昼永。
藉草方醉眠,松风忽吹醒。
白话文翻译
海峰从何而来?在平地上涌现出高耸的山岭。离城不过七里,便幻化出这幽静绝美的境地。游玩到黄昏时分,无物可惜这余晖的景色。树影昏暗,云岩深邃,花瓣飘落,春天的寺庙显得宁静。野草间时有芳香,风中的絮状物轻飘无影。山中行走的游人络绎不绝,金色和翠色竞相驰骋。早晨的空气清新,这种意境又有谁来领会?我来这里极目远眺,神妙的灵气应当自我反省。远远看去青山如刀尖,俯视下方广阔的绿色田野。逃禅问那点石,试着品茶汲水于憨井。意行之间忘却步履的滑腻,野外坐着却觉衣衫寒冷。姑且无事饮酒,颇觉这清澈的白昼显得漫长。藉着草地醉卧,松风忽然将我惊醒。
注释
- 海峰:指海中的山峰,暗指虎丘的高峰。
- 芳游:指美好的游玩体验。
- 幽绝境:形容环境幽静而绝美。
- 点石:指石头,可能是指修禅时用的石头。
- 憨井:可能是指一口古井,水质甘甜。
- 藉草:意为借助草地,形容在野外休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麟孙是元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迁的时代。他的诗歌往往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感悟。作品风格上,郭麟孙常常融入个人情感,表现出一种清新而自然的审美情趣。
创作背景
《游虎丘》创作于诗人游览虎丘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虎丘以其秀美的山水而闻名,成为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之地,诗人在此时感怀自然之美,抒发内心的宁静与清逸。
诗歌鉴赏
《游虎丘》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开篇的“海峰何从来”便引人入胜,营造出一种神秘幽深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远离城市喧嚣的幽静之境,既有对眼前美景的赞美,也隐含对现实生活的反思。树影与云岩的深邃,花落与寺庙的静谧,构成了一幅和谐而悠然的画面。
诗中描绘的“野草时有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盎然。而“山行纷游人,金翠竞驰聘”则表现出游人对自然景色的热切追逐,形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比。最后,诗人在静谧中思索,感受到一种悠长的生命体验,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动感,又有静美,表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宁静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海峰何从来?:表达对山峰来源的疑问,暗示自然之美的神秘。
- 平地涌高岭。:描绘虎丘的高峰从平地涌起,生动形象。
- 去城不七里,:强调此地离城不远,意在突出其幽静。
- 幻此幽绝境。: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幽静境地。
(后续句子分析依此类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遥看青数尖”,将山峰比作尖锐的刀,增强视觉冲击。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松风忽吹醒”,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虎丘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清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尖:象征着高远和理想,代表追求的目标。
- 绿万顷:象征生命的丰盈与自然的美好。
- 松风:象征着自然的清新与恬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游虎丘》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白居易
C. 郭麟孙
D. 李白 -
诗中提到的“金翠”指的是什么?
A. 游人穿着的衣服
B. 自然景色
C. 花草的颜色
D. 水面的波光 -
“藉草方醉眠”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人生的疲惫
B. 对自然的享受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 《夜泊牛津》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山中杂诗》: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山水的静谧与哲理思考。
- 李白《夜泊牛津》: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豪情,风格较为奔放。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名篇赏析》
- 《唐诗三百首》
以上内容为《游虎丘》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