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帐春 春暮》

时间: 2024-09-19 20:58:20

柳色摇金,莺声如剪。

谁打叠、春光成片。

落花风,寒食雨,想海棠睡晚。

重帘深院。

何限离情,这般消遣。

收拾去、韶光一半。

语东君,留暮景,把芳菲莫捲。

人归非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锦帐春 春暮
作者: 梁清标 〔明代〕

柳色摇金,莺声如剪。
谁打叠春光成片。
落花风,寒食雨,
想海棠睡晚。
重帘深院。
何限离情,这般消遣。
收拾去韶光一半。
语东君,留暮景,
把芳菲莫捲。
人归非远。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柳树摇曳着金色的光泽,黄莺的鸣叫如同剪刀般清脆。是谁将春光叠成了一片片的美景?落花随风,寒食节的细雨,想必海棠花也在懒懒地沉睡。深院重帘之后,离别的情绪无尽无休,这样的消遣时光让我忘却了忧愁。收拾起那流逝了半个月的韶光,和东风说一声,留下这暮色,别让芳香的春景被卷走。人们的归来并不遥远。

注释

  • 柳色摇金:柳树的绿色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金色的光泽。
  • 莺声如剪:黄莺的声音如同剪刀一般清脆,形容鸟鸣悦耳动听。
  • 寒食雨:寒食节时的细雨,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是在清明节前的一个祭祀节日。
  • 重帘深院:指的是深邃的院落中拉上重重的帘子,营造出一种隐秘的氛围。
  • 韶光:指美好的时光。
  • 东君:古代对春天的称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清标,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花谢时节,诗人感叹春光流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自然的深切感受。

诗歌鉴赏

《锦帐春 春暮》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以柳色、莺声、落花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但同时又透出对短暂春光的惋惜。诗的开头两句,以“柳色摇金,莺声如剪”来描绘春的美好,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感受到离别的情感,特别是在“何限离情,这般消遣”中,离愁的情绪愈加明显。诗的最后几句,诗人希望能留住这美好的春景,表达了对春天的依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风格清新,情感真挚,既有对美好春天的赞美,又流露出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形成一种悲中有美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柳色摇金,莺声如剪:生动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柳树的颜色和黄莺的鸣叫相辅相成。
  • 谁打叠春光成片:表达了对春光美丽的感慨,似乎春光是被巧妙叠加而成的。
  • 落花风,寒食雨:描绘了春末的气候特征,落花随风而去,寒食节的细雨让人感到春天即将结束。
  • 想海棠睡晚:意象中的海棠花似乎在沉沉睡去,暗示春天的疲惫与即将结束。
  • 重帘深院:深院之中的重帘,形成一种隐秘的空间,暗示着个人情感的深藏。
  • 何限离情,这般消遣:表达了离别情感的无尽,诗人在此时选择以消遣来化解内心的忧愁。
  • 收拾去韶光一半:感叹时间的流逝,过去的美好时光已经过去一半。
  • 语东君,留暮景:与春风对话,希望能留住这美好的暮色与景象。
  • 把芳菲莫捲:请求自然不要将春天的芬芳卷走,表达了对美好春光的留念。
  • 人归非远:暗示虽然离别在即,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

修辞手法

  • 比喻:“莺声如剪”将黄莺的声音比作剪刀,增强了声音的清脆感。
  • 对仗:“柳色摇金,莺声如剪”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海棠睡晚”将植物拟人化,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春天的赞美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既美丽又伤感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的生命力和柔美。
  • :象征春天的活力和欢快。
  • 落花:象征春天的结束和美好事物的流逝。
  • 海棠:代表着温柔和细腻,寓意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重帘深院:象征内心的隐秘和对情感的掩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柳色摇金”中的“金”字主要是指什么?

    • A. 金属
    • B. 光泽
    • C. 财富
  2. “寒食雨”指的是哪个节日的雨?

    • A. 端午节
    • B. 清明节
    • C. 中秋节
  3.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梁清标的《锦帐春 春暮》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绘,而李白则侧重于雄浑的气势和壮丽的景色。两者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