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送王秀才游剡川》

时间: 2025-01-04 10:14:34

越山花去剡藤新,才子风光不厌春。

第一莫寻溪上路,可怜仙女爱迷人。

意思解释

晚春送王秀才游剡川

原文展示:

越山花去剡藤新,才子风光不厌春。
第一莫寻溪上路,可怜仙女爱迷人。


白话文翻译:

越岭的山花已经凋谢,剡川的藤蔓却刚刚吐新。
才子们在这春光里陶醉不已。
第一不要去寻找溪边的小路,
可怜那位仙女也因这景色而迷了心。


注释:

  • 越山:指越岭的山,越指的是越国的山。
  • 剡川:指剡川,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位于今浙江省。
  • 才子:指有才华的年轻人,这里特指王秀才。
  • 莫寻:不要去寻找。
  • 可怜:可怜、怜悯,也有同情的意思。
  • 仙女:这里比喻美丽的女子,可能指代春天的景色或理想中的女子。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仙女”常用来形容绝世的美女,代表着春天的美丽与诱惑。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仙女的形象常常与自然景色结合,表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施肩吾,字承宗,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风景和人情世态,代表作品有《山中问答》等。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晚春时节,正值王秀才即将出游剡川,施肩吾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对王秀才的美好祝愿,寄托了自己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关心。


诗歌鉴赏:

《晚春送王秀才游剡川》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句中的“越山花去剡藤新”,描绘了春天的轮回,越山的花已然凋谢,而剡川的藤蔓却刚刚展现出新的生机,体现了春天的变化和生命的延续。接着“才子风光不厌春”,不仅赞美了王秀才的才华,更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向往与珍惜。

后两句则转向劝告,诗人提醒王秀才不要追寻溪边的道路,这里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保护。最后一句“可怜仙女爱迷人”,将春天的美与人的情感相结合,隐喻了春天的美景如仙女般迷人,让人留连忘返,令人心生向往。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构建了一个春意盎然的山水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越山花去剡藤新:描绘越岭的花朵已凋谢,而剡川的藤蔓正吐露新芽,表现出春季的更替与生机。
  2. 才子风光不厌春:才子们在美丽的春光中流连忘返,显示出对美好时光的热爱和享受。
  3. 第一莫寻溪上路:劝告王秀才不要去寻找溪边的路,意味着珍惜眼前的美好。
  4. 可怜仙女爱迷人:暗示美丽的春景如同仙女一般令人迷醉,也表现了对美的感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美景比喻为仙女,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诗中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向往与对友人的关爱,传达出一种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越山:象征着挑战与远方。
  • 剡川:代表着诗意的栖息地,寄托着诗人的情感。
  • 仙女:象征着美丽与理想,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晚春送王秀才游剡川》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施肩吾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才子风光不厌春”意为? A. 才子不喜春天
    B. 才子陶醉于春光
    C. 才子失去春天的希望
    D. 才子在春天感到孤独

  3. 诗中提到的“越山”象征什么? A. 美丽的春天
    B. 难以逾越的障碍
    C. 远方的旅行
    D. 生命的消逝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施肩吾与王维的山水诗均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但施肩吾更注重人与自然的情感交融,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孤独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施肩吾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