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令 与小李先待诏》
时间: 2025-01-01 14:48: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神子令 与小李先待诏
作者:刘志渊 〔元代〕
人情胶漆道情乖。昧灵台。翳尘埃。
不惧如山,贩骨走轮回。
见在宝躯今不悟,千万劫,朽仙材。
好收住武都阶。药苗栽。
结神胎。九转功成,方寸蕊珠开。
体混净光从隐显,随眼底,是蓬莱。
白话文翻译
人情如胶似漆,而道情却相违。
在灵台中昏昏沉沉,遮蔽了尘埃。
不怕如山般的压迫,贩卖着骨肉在轮回中。
如今在宝贵的身体里却不觉悟,经过千万劫,最终成了朽木。
好好地栽种在武都的阶梯上,药苗正在生长。
结成神胎,九转功成,心中蕊珠终于绽放。
身体混沌,净光从隐秘中显露,随眼底所见,恰似蓬莱。
注释
- 胶漆:比喻关系亲密,形容人情深厚。
- 道情:指道教的情感与信仰。
- 灵台:指心灵的明镜,象征智慧和觉悟。
- 贩骨走轮回:暗指生死轮回,贩卖生命的存续。
- 宝躯:指珍贵的身体。
- 武都阶:可能指道教修炼的场所。
- 九转功:道教中一种修炼方法,象征长生不老。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的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志渊,元代诗人,擅长词曲和诗歌,作品多表达对人生、道理及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在元代,社会动荡,诗人常以文学表达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对道教思想的探讨。本诗可能是在对人情世故与道教理想之间矛盾的反思中创作而成。
诗歌鉴赏
《江神子令 与小李先待诏》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词作,诗人通过对人情与道理的对比,深刻反映了人类在世俗与超脱之间的矛盾心理。开头两句“人情胶漆道情乖”,即传达出亲情与道理之间的冲突,似乎在暗示世俗的情感往往与理想相悖。接着,诗人用“昧灵台”来形容人们在追求物质欲望时,往往昏沉于表象而失去内心的明悟。
“贩骨走轮回”则引发读者对生命轮回的思索,诗人通过“千万劫,朽仙材”的描写,表现出世间的无常与衰败,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这种对人类存在的思考,深化了整首诗的主题。
最后,诗人提到“结神胎”,象征着修行的成果,暗示着内心的觉悟和灵性的提升。“体混净光从隐显”则揭示了真理的显现与人心的净化,最终展现出一种理想的境界——蓬莱,象征着人们追求的精神家园。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哲学和道教思想的深刻理解,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情胶漆道情乖: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如胶漆般牢固,但道教的情感却常常相悖。
- 昧灵台:在灵台上昏昏沉沉,指心灵未觉悟。
- 不惧如山,贩骨走轮回:不怕如山的困境,贩卖生死在轮回之中。
- 见在宝躯今不悟:在宝贵的身体中却没有觉悟。
- 千万劫,朽仙材:经历千万劫后,身体终究是朽木。
- 好收住武都阶:在武都的阶梯上好好栽培。
- 药苗栽:药苗在生长,象征修行的过程。
- 结神胎:修行成功,结成灵性之体。
- 九转功成:经过九次转变,功夫终于成功。
- 方寸蕊珠开:心中宝珠绽放,象征觉悟。
- 体混净光从隐显:身体混沌,净光从隐秘中显现。
- 随眼底,是蓬莱:眼中所见,正是理想的境地——蓬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情比作胶漆,强调深厚与粘连。
- 对仗:上下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蓬莱象征理想与追求,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情与道教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对生命、轮回和内心觉悟的思考,表达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胶漆:象征深厚的情感。
- 灵台:象征智慧与觉悟。
- 轮回:生命的循环与无常。
- 宝躯:珍贵的身体,象征生命的价值。
- 药苗:修行的象征,代表成长与希望。
- 蓬莱:理想的境界,象征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人情胶漆道情乖”,下列哪一项最能体现其含义? A. 人情深厚
B. 道教理念
C. 世俗与理想的冲突
D. 生命的短暂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九转功成”象征着___的成功。
-
判断题:诗中的“蓬莱”象征着理想和追求。 (对/错)
答案:
- C
- 灵性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探讨人生与理想。
- 李白的《将进酒》,体现对人生的思考与豪情。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志渊的《江神子令》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但刘志渊更侧重于内心的哲学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道教与中国文学》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