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临清舟中即席,次韩伯高见赠韵》
时间: 2025-01-04 09:00: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临清舟中即席,次韩伯高见赠韵
草木无情,不问寒喧,开时便开。
只黄花多事偏怜,隐逸白头何老。
友相逢,清谈绝倒,休校刘郎去后栽。
尊中物,胜他年千里,漫寄寒梅。
神仙合住蓬莱,柰老母思儿忍不回。
任耿庄槐老,休为痴梦,梅家酒熟,且浣溪怀。
渭北江东,暮云春树,何日扁舟更此来。
公知否,便连朝觞咏,能几徘徊。
白话文翻译
草木虽然无情,但它们不在意寒冬的问候,到了开花的季节就自然开放。只有那黄花多事,偏偏怜悯隐逸的白头老友。他们相逢时,聊得尽兴,谁还去比较刘郎(即刘郎去后再栽花的举动)呢。
酒杯中的美酒,胜过他年千里之外的寄托,漫随寒梅的芬芳。神仙共居在蓬莱仙境,而老母亲思念儿子却忍不住不回去。
即使耿庄的槐树已经老去,也不要再为痴梦而烦恼,梅家的美酒已经熟了,何不在浣溪的怀抱中畅饮呢?
渭北江东的暮云和春树,何时能再乘扁舟来到这里呢?你知道吗,便连朝觞的咏叹,能有几次徘徊呢?
注释
- 草木无情:指草木不具情感,表达自然界的无奈与冷漠。
- 黄花:指菊花,象征隐逸之人。
- 刘郎:指汉代诗人刘桢,因其诗中提到“去后栽花”,代表追求名利的人。
- 尊中物:指酒杯中的美酒。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
- 耿庄:指古时名士聚集的地方。
- 浣溪怀:形容在溪水旁游玩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有壬,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较广,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诗风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许有壬与友人韩伯高相聚之时,表达了对友谊的珍重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沁园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草木虽无情,却在春天的召唤下自然绽放,表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尤其是“只黄花多事偏怜”,以黄花寄托对隐士生活的珍视,这种情感与自然的变化密切相关。
诗中反复提到的“友相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尤其是在清谈中畅快的交流,更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诗人并不在意世俗的纷扰,而是在于与友人共饮美酒,享受当下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的“何日扁舟更此来”,更是寄托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令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恬淡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草木无情:引入自然元素,强调草木的冷漠。
- 不问寒喧:草木不在意寒冷的问候,象征无拘无束。
- 开时便开:自然的规律,体现生命的顽强与韧性。
- 黄花多事偏怜:黄花象征隐士,表达对隐逸生活的珍重与同情。
- 友相逢,清谈绝倒:友人相聚,畅谈无阻,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 尊中物,胜他年千里:美酒在手,胜过千里之外的寄托。
- 神仙合住蓬莱:理想的生活状态,追求超然物外的境界。
- 耿庄槐老:即使环境变迁,也不必为虚幻的梦而烦恼。
- 梅家酒熟:生活的美好,象征丰盈与满足。
- 何日扁舟更此来: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草木无情,隐喻自然的无情与生命的冷漠。
- 拟人:草木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渭北江东,暮云春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间的深刻思考与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木:象征自然界的无情与生命的韧性。
- 黄花:隐士的象征,表达对隐逸生活的敬畏。
- 扁舟:象征自由与闲适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花”象征什么?
A. 名利
B. 隐逸生活
C. 暴风雨
D. 战争 -
“何日扁舟更此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恐惧
B. 对重聚的期待
C. 对自然的向往
D. 对时间的无奈 -
诗中提到的“神仙合住蓬莱”意指什么?
A. 朋友的团聚
B. 理想的生活状态
C. 诗人的孤独
D. 自然的美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贾岛《题李凝幽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贾岛《题李凝幽居》:同样表现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宁静,但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
- 王维《山居秋暝》: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参考资料
- 《元曲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