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竹枝词(七首)》

时间: 2024-12-29 18:18:45

北望大江南望城,席帽马鞍屏障横。

侬是小山渔泊户,水口风门过一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边竹枝词(七首)

北望大江南望城,席帽马鞍屏障横。
侬是小山渔泊户,水口风门过一生。

白话文翻译:

向北望去是滔滔大江,向南看去是城市的轮廓,
我只是小山上的渔民,过着靠水口和风门生活的一生。

注释:

字词注释:

  1. 北望:向北看。
  2. 大江:指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
  3. 南望城:向南看去是城市的景象。
  4. 席帽马鞍:席帽是草席做的帽子,马鞍是骑马用的工具,形容渔民的生活状态。
  5. 屏障:指遮挡物,这里可能形容风景或环境。
  6. :方言,指“我”或“你”。
  7. 小山:指小山村,渔民的生活环境。
  8. 渔泊户:指以捕鱼为生的家庭。
  9. 水口风门:水口是河流的出入口,风门可能指水域的开口或风的通道。

典故解析:

诗中用到的“水口风门”并没有明确的经典典故,但它生动地描绘了渔民日常生活的环境,体现了渔民与水的密切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逢,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而知名。他的诗作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经历与自然的描绘,传达出一种乡土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逢在乡村生活的时期,反映了他对故乡自然环境的热爱以及渔民平淡而幸福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江边竹枝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渔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一种平和而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北望大江南望城”的对比,表现了渔民身处的自然环境与城市生活的差异,寓意着一种对自然的依恋与对城市喧嚣的淡漠。诗人通过“侬是小山渔泊户”的自述,传达了自己对身份的认同,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珍惜和满足。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温和而又深邃,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也有对生活的思考。王逢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营造了一个宁静的渔村画面,令人心生向往。诗中隐含的哲理让人反思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与渔民的从容,似乎在提醒我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望大江南望城:描绘出诗人眼前的壮丽自然与人文景观,形成鲜明对比。
  2. 席帽马鞍屏障横:描写渔民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朴实和简单的生活方式。
  3. 侬是小山渔泊户:进一步明确身份,诗人表明自己是渔民,传达一种自豪感。
  4. 水口风门过一生:强调与水的亲密关系,表现出渔民一生的奔波与平静。

修辞手法:

  • 对比:北望与南望的对比,突出了渔民的生活状态与城市的繁华。
  • 隐喻:将渔民的生活比作一种宁静而简单的存在,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渔民对自然的依赖与对生活的满足,表达了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江:象征着自然的浩瀚与力量。
  • :象征着人类文明与喧嚣。
  • 小山:代表着归属与乡土情怀。
  • 水口风门:象征着生活的通道与渔民的生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北望大江南望城”所描绘的意象是: A. 自然与城市
    B. 田园与乡村
    C. 远方与近处
    答案:A

  2. “侬是小山渔泊户”中的“侬”指的是: A. 我
    B. 你
    C. 他
    答案:A

  3.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逢
    C. 杜甫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渔歌子》《早发白帝城》等与自然与渔民生活相关的诗作。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对比,两者都有对自然的描绘,但李白的作品更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壮志,而王逢则更注重平凡生活的刻画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1. 《元代诗人王逢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诗词的语言与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