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
时间: 2025-01-16 22:18: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白话文翻译
在范氏家族灭亡的时候,百姓中有人得到了一个钟,想要背着钟逃跑,但钟太大,无法用锤子毁坏,因此钟仍然会发出声音。担心别人听到声音来夺走自己的钟,于是他急忙捂住自己的耳朵。即使那些恶人听到钟声也没关系,但自己却听不见,这真是愚蠢的行为!
注释
字词注释
- 范氏:指范氏家族,历史上曾经有权势的一家。
- 得钟者:得到钟的人。
- 负:背负。
- 锤毁:用锤子把钟打坏。
- 况然:仍然,依然。
- 恶人:指那些心肠恶劣的人。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范氏之亡”是指历史上范氏家族的覆灭,反映了权力更迭与民众生存状态的紧密联系。掩耳盗铃的故事则表达了某些人自欺欺人的荒谬行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不韦,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商人,也是著名的思想家,以其智谋和手腕著称。他的作品涉及哲学、政治等多个领域,文学风格简洁明了。
创作背景 本诗产生在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社会动乱导致人们对生存的恐惧和对权力的渴望。诗中反映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所面临的矛盾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叙述,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自欺与荒谬。得钟者因为害怕失去而选择掩耳,这种自我封闭的行为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加深了个人的孤立和无助。诗中通过“掩耳”这一动作,突显了人在面对真相时的逃避心理,反映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敢直面和抗拒。我们常常可以在生活中看到类似的情景: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往往选择逃避而不是解决。这种自我欺骗的行为不仅是对自身的伤害,也可能会造成周围人际关系的疏离。
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寓意深远,给人以思考的空间。通过对钟声的描述,吕不韦引导我们思考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体如何在道德与生存之间挣扎。整首诗在情感基调上体现了对人性的批判,揭示了社会的复杂性与个体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范氏之亡也”:开篇即点明历史背景,设定了叙事的时代。
- “百姓有得钟者”:引入主要人物,展现普通百姓的处境。
- “欲负而走”:表达逃避和自保的心理。
- “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强调钟的体积,象征着难以摆脱的负担。
-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反映出对他人贪婪的担忧。
- “遽掩其耳”:表现出一种极端的自我保护行为。
-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最后一句总结,指出掩耳行为的悖论与荒谬。
修辞手法
- 比喻:钟象征着财富或负担。
- 对比:得钟者与恶人之间的对比,突显人性的复杂。
- 夸张:捂耳的动作夸张了个体的逃避心理。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人性在面对困扰时的自欺与逃避,反映出社会的复杂与个体的无助。通过对掩耳行为的批判,提醒人们勇于面对现实,不应选择自我封闭。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钟:象征财富、负担和人们的欲望。
- 耳:象征听觉与意识,掩耳即是对真相的逃避。
- 人:代表个体在社会中求生的本能与矛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范氏之亡”指的是哪个家族的覆灭?
- A. 李氏
- B. 范氏
- C. 王氏
- D. 赵氏
-
“恶人闻之”中的“恶人”主要指什么?
- A. 友善的人
- B. 心肠恶劣的人
- C. 无辜的人
- D. 聪明的人
-
“遽掩其耳”表达了怎样的心理状态?
- A. 勇敢面对
- B. 自我保护与逃避
- C. 冷静思考
- D. 绝望放弃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探讨个体在孤独与思乡中的情感,但表达方式更为柔和。
- 《登高》:关注社会变迁与个人的无奈,风格上更为悲壮。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吕不韦与其时代》
- 《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