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时间: 2025-01-03 17:57:14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争议:少年易老学难成)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争议少年易老学难成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白话文翻译:

年轻时学习容易,年老时却难以成才;
一寸光阴不可轻视,时光一去不复返。
争论少年容易老,学业难以成就;
未觉池塘里的春草如梦,
阶前的梧桐叶已传来秋天的声音。


注释:

  • 少年易学:年轻时学习知识和技能相对容易。
  • 老难成:年纪大了之后再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比较困难。
  • 不可轻:不可轻视或忽视。
  • 争议:争论、辩论。
  • 未觉:尚未觉察。
  • 池塘春草梦:指春天池塘里的草生机勃勃,但时间匆匆,仿佛只是一场梦。
  • 阶前:指台阶前面。
  • 梧叶秋声:指梧桐树的叶子在秋天纷纷落下,发出声响,暗示时光流逝。

典故解析: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春草与秋声常用于描绘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春天象征着希望和生机,而秋天则往往寓意着成熟和凋零。诗中通过对比春草和秋声,暗示人生的短暂和时光的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和教育家。他是理学的重要代表,主张“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朱熹的晚年,他在反思人生的同时,感慨时光的流逝和学习的艰难。社会环境方面,宋代正值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人们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生活压力。


诗歌鉴赏:

朱熹的《偶成》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学习的重视。诗的开头“少年易学老难成”直接点出人生的两个阶段,强调年轻时学习的重要性和老年时成才的困难。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珍贵,也引发对自我成长的反思。

接下来的“一寸光阴不可轻”,更是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告诫人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随着诗句的展开,从池塘春草的梦到阶前梧叶的秋声,朱熹用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人生的无常,显示出他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哲学思考。

整首诗在平实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诗人以简练的对比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人生的短暂和学习的重要性,给人以深思和警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易学老难成:强调年轻时学习的优势和年老后成就的困难。
  2. 一寸光阴不可轻: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
  3. 争议少年易老学难成:指人们常常争论年轻时容易老去,但学业成就却难以实现。
  4. 未觉池塘春草梦:表明人们常常在不知不觉中错过了美好的时光。
  5. 阶前梧叶已秋声:象征时间的流逝,秋声传递了岁月的变迁。

修辞手法:

  • 对比:年轻与年老、春天与秋天的对比,强调时间的流逝。
  • 意象:池塘、春草、秋声等自然意象,传达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比喻:将学习和成长比作春草,时光的流逝比作秋声,增加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珍惜时间,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人生的无常。朱熹通过对比不同阶段的生活,提醒人们要抓住年轻时的学习机会,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


意象分析:

  • 少年:象征着希望、朝气和学习的机会。
  • 光阴:代表时间的流逝,强调其不可逆转。
  • 春草: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代表年轻时的潜力。
  • 秋声:象征着成熟与凋零,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朱熹的《偶成》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A. 珍惜时间
    B. 自然景观
    C. 个人成就
    D. 社会问题

  2. 诗中提到的“少年易学”意味着什么? A. 年轻人容易学习
    B. 年老的人更聪明
    C. 学习没有年龄限制
    D. 学习应该在秋天进行

  3. 诗中“阶前梧叶已秋声”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兴奋
    D. 无所谓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 李白《静夜思》:通过对月光的描绘,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时间的感悟,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朱熹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