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时间: 2025-01-17 09:59:14

长相思。

长相思。

欲寄相思未可期。

雁来知几时。

长相思。

长相思。

满目韶华付与谁。

缄愁只自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相思。长相思。欲寄相思未可期。雁来知几时。长相思。长相思。满目韶华付与谁。缄愁只自知。

白话文翻译:

长久的思念,长久的思念。我想寄托我的思念却无从等待。大雁飞来,不知要到何时。长久的思念,长久的思念。满眼的美好时光又要与谁分享。心中的忧愁只我自己知道。

注释:

  • 长相思:指长时间的思念。
  • 欲寄相思未可期:想要寄托思念,但不知道何时能实现。
  • 雁来知几时:雁飞来时,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 满目韶华付与谁:眼前的美好时光,想要与谁分享。
  • 缄愁只自知:心中的愁苦只自己明白。

典故解析:

“长相思”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常用以表达对爱人或故人的思念之情。大雁被视为信使,象征着归来与离别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尊岳(约1860-1920),字子贞,号澄庵,晚清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情感细腻著称。赵尊岳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结合。

创作背景:

《长相思》产生于赵尊岳的个人生活中,可能源于对故人或爱人的思念,反映了他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长相思》是一首深情的思念之作,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诗的开头反复吟唱“长相思”,强调了思念的绵延与深切。接着,诗人提到“欲寄相思未可期”,表达了对寄托情感的无奈,这种无力感让读者感受到思念的痛苦。大雁象征着归来的希望,而“知几时”的问句则带有一种焦虑与期待的情绪。随后的“满目韶华付与谁”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孤独,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惋惜。结尾的“缄愁只自知”则暗示了内心的愁苦无法与他人分享,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情感的寄托,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相思,长相思:强调思念的深刻与持久。
  2. 欲寄相思未可期:表达想寄托思念的渴望,却面临无奈。
  3. 雁来知几时:用大雁的到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等待。
  4. 满目韶华付与谁: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失落,令人感到孤独。
  5. 缄愁只自知:心中的苦楚无人知晓,强调了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 反复:诗中“长相思”的重复,加重了情感的表达。
  • 比喻:大雁象征着信使,传递思念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爱与思念的深刻探讨,表现了在美好时光中对爱人不能相见的无奈与愁苦,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分析:

  • 长相思:代表持久的思念,情感的核心。
  • 大雁:象征归来的希望,也暗示着思念的距离。
  • 韶华:象征美好的时光,表达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反复出现的词是什么?
    • A. 相思
    • B. 雁
    • C. 付与
  2. “欲寄相思未可期”中的“未可期”意为?
    • A. 无法实现
    • B. 可以期待
    • C. 不值得
  3. 诗人用什么意象来象征时间的流逝?
    • A. 花
    • B. 雁
    • C. 月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

诗词对比:

  1. 《静夜思》:同样表达思念,但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
  2. 《钗头凤·世情薄》: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刻反思与无奈,体现了女性特有的情感细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