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上小楼 客情》
时间: 2025-01-01 15:09: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欲黄昏梅梢月明,动离愁酒阑人静。
则被他檐铁声寒,翠被难温,致令得倦客伤情。
听山城,又起更,角声幽韵,想他绣帏中和我一般孤另。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梅树梢头月光明亮,离别的忧愁在酒阑前愈发显得沉重,周围静悄悄的。屋檐下的铁声冷冷刺骨,翠被也无法温暖我,这让疲惫的客人倍感伤感。听见山城中再次敲响更鼓,悠扬的角声传来,想起她在绣帏之中,和我一样孤独。
注释:
- 黄昏:指日落时分,天色渐暗之时。
- 梅梢:梅花的枝头,象征着寒冷与孤独。
- 离愁:离别时的忧愁,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酒阑:酒桌,指饮酒的地方。
- 檐铁声:屋檐上滴水或其他金属声响,象征着冷清与孤独。
- 翠被:指绿色的被子,象征温暖的期待。
- 倦客:疲惫的旅人,代表作者的身份与心境。
- 山城:指山中的城镇,可能象征着远方的故乡。
- 绣帏:绣花的帷幕,通常用来遮挡,象征着内心的隐秘与孤独。
典故解析:
本诗使用了“梅”与“月”这两个典型意象,它们在古诗词中常常与孤独、离愁相联系。梅花在严寒中盛开,象征坚韧与寒冷的美;月光则常代表思念与希望。诗中提到的“角声”与“更声”也常在古代诗词中用来体现时间的流逝和人的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景元启,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丽而感伤,擅长描绘孤独与离愁的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元朝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之时,诗人可能经历了离别与流浪,内心充满了对故土与亲人的思念,这种情感成为诗中最主要的主题。
诗歌鉴赏:
《上小楼 客情》是一首充满离愁的佳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孤独旅人的内心世界。从“欲黄昏梅梢月明”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独的氛围,梅花与明月的结合,不仅映衬了环境的美丽,更加深了离愁的情绪。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酒阑人静”表达了在愁绪中的无奈与沉重,酒虽能暂时麻痹痛苦,但最终难以抵挡那份离愁。
“檐铁声寒”这一句,通过声音的描写将孤独感进一步放大,铁声的冷酷与房屋内的温暖形成对比,突显了内心的失落。诗中“翠被难温”则表现出一种渴望与无奈,表面上的温暖无法消除心中的寒意。
在结尾部分“想他绣帏中和我一般孤另”,诗人通过想象中的对方,进一步强化了孤独的主题。两者的孤独在时空的重叠中交融,形成了一种共鸣,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欲黄昏梅梢月明:描写了傍晚时分的景色,梅花与明月相映成趣,暗示着清冷的情感。
- 动离愁酒阑人静:离愁显现,酒桌旁的人静默不语,愁绪在空气中弥漫。
- 则被他檐铁声寒:屋檐的声响冷冷入骨,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寒冷的感觉。
- 翠被难温:绿色的被褥无法温暖心灵,象征内心的失落与无助。
- 致令得倦客伤情:因而使疲倦的旅人感到伤感,进一步加深孤独的氛围。
- 听山城,又起更:听到山城中更鼓的敲响,时间的流逝令人感到惆怅。
- 角声幽韵:悠远的角声延续着此情此景,渗透着孤独的韵味。
- 想他绣帏中和我一般孤另:联想对方的孤独,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共鸣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梅梢与月明比喻孤独与清冷。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檐铁声寒”赋予声音情感,使得环境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离愁”展开,表现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象征坚韧与孤独。
- 月:代表思念与希望。
- 酒:寄托了对生活的麻痹与逃避。
- 翠被:象征温暖的期待与内心的失落。
- 角声: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韵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梅梢”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孤独
- C. 快乐
- D. 忘却
-
“倦客”指的是谁?
- A. 诗人
- B. 朋友
- C. 家人
- D. 行人
-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欢乐
- B. 离愁
- C. 平静
- D. 愤怒
答案:
- B. 孤独
- A. 诗人
- B. 离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表达思乡之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描写思念与孤独。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女性的孤独与思念感,风格上更加细腻。
- 白居易《忆江南》:对比中展现了不同的离愁情感,前者偏向于怀旧,后者则更加忧伤。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景元启的《上小楼 客情》,同时也能够激发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