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物物般般都放下,熟境自然休。
忙里偷闲闹处收。不挂一丝头。
动静不拘无动静,法界莫能归境丘。
逍遥物外,游性似水晶球。
白话文翻译:
一切事物都可以放下,熟悉的境界自然会得到安宁。
在繁忙中偷得一丝闲暇,心中喧嚣也会得到平静。不再挂念一点一滴的事情。
无论是动还是静,都不拘泥于外在的表现,法界之中无法拘束到特定的境地。
恣意地游离于世俗之外,心性的自由就像水晶球一样透明。
注释:
字词注释:
- 物物般般:指各种事物,形容繁杂的事务。
- 熟境:指熟悉的环境或状态。
- 偷闲:在忙碌中找到一点空闲。
- 法界:佛教用语,指宇宙万物的真实状态。
- 逍遥: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表达了佛教中关于放下执念、追求内心平静的思想,反映了元代文人对道家和佛教哲学的融合与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该诗作的作者不详,元代诗人多为文人雅士,通常受道教和佛教思想影响,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创作背景: 诗歌创作于元代,那个时代社会动荡,文人往往通过诗词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此诗反映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武陵春》以其简练而深邃的语言,传达了对生命哲学的思考和内心世界的探索。诗中提到的“物物般般都放下”,道出了释怀与放下的智慧,似乎在告诉读者,尘世间的纷扰只需淡然处之。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够找到片刻的安宁,便是最难得的幸福。诗人通过“动静不拘无动静”的表述,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外在环境的无关,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法界莫能归境丘”一语更是引人深思,暗示着世间万物的复杂与纷扰,唯有心境的清明与自由,才能超脱其中,达到“逍遥物外”的境地。最后一句“游性似水晶球”,以水晶球的清澈透明比喻心灵的自由,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不仅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物物般般都放下:放下世间的一切执念,获得内心的安宁。
- 熟境自然休:在熟悉的环境中自然会感到放松和平静。
- 忙里偷闲闹处收:在忙碌中寻找片刻宁静,心中的喧嚣也会消失。
- 不挂一丝头:无所挂念,心灵达到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
- 动静不拘无动静:无论是动还是静,都不受外在形式的限制。
- 法界莫能归境丘:宇宙万物复杂,无法拘泥于某一特定的境地。
- 逍遥物外:超脱于世俗之外,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 游性似水晶球:心性的自由透明如水晶球,象征着纯净与明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性比作水晶球,强调其透明和自由。
- 对仗:如“动静不拘无动静”,运用对称结构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强调放下执念、超脱世俗的重要性,通过对自然与心灵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一种哲学的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物物:代表世间繁杂的事物,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纷扰。
- 水晶球:象征纯净、明澈的内心状态,代表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熟境自然休”指的是? a) 忙碌的生活
b) 熟悉的环境带来的安宁
c) 复杂的世事
答案:b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外在世界的追求
b) 放下执念,追求内心宁静
c) 对财富的向往
答案:b -
“游性似水晶球”中的水晶球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内心的自由与透明
c) 复杂的人际关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闲情赋》:李清照
- 《无题》:李商隐
诗词对比:
- 《闲情赋》与《武陵春》都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李清照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情感,而《武陵春》则是通过哲理的思考展现超然的境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诗词与哲学的对话》
通过以上详细解析和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武陵春》的深邃意境与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