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水仙子_翰林风月进》
时间: 2025-01-14 22:19: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调 水仙子_翰林风月进
作者: 张可久 〔元代〕
翰林风月进多才,满袖春风下玉阶。
执金鞭跨马离朝外,插金花坠帽歪,气昂昂的胸卷江淮。
昨日在十年窗下,今日在三公位排,读书人真实高哉。
石崇犹自恨无钱,彭祖焚香愿万年。
唐明皇犹道无家眷,刘伶道天生酒量浅,
陈抟昼夜无眠。秦始皇口招人怨,
遭王巢道何曾有罪愆,都瞒不了惨惨青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翰林院中的风雅和才华,诗人身着春风般的衣裳,走下玉阶,显得格外风光。骑马出朝,插着金花的帽子略微歪斜,气宇轩昂,胸怀壮志。回想起昨日在书窗下的努力,今日已是三公之位,读书人的成就真是高远。石崇虽感叹自己无钱,彭祖则焚香祈愿长寿。唐明皇也曾感叹无家眷,刘伶自知酒量浅,而陈抟则昼夜不眠。秦始皇虽召人怨恨,王巢却道他何曾犯过罪,然而都无法逃脱苍天的惩罚。
注释:
- 翰林:指翰林院,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官方文人机构,负责撰写和编辑文书。
- 金鞭:指象征权力地位的马鞭。
- 插金花:用金花装饰帽子,寓意风雅。
- 石崇:东汉时期的著名富人,因身无长物而感叹。
- 彭祖: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人,象征长寿。
- 唐明皇:指唐玄宗李隆基,因后宫之事感叹无家眷。
- 刘伶:东汉时期的著名酒徒,因酒量浅而自知。
- 陈抟:五代时期的名士,以博学闻名。
- 秦始皇:中国第一个皇帝,因暴政而招致怨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可久,元代杂剧作家和词人,生平不详,但他以擅长词作而著称,尤其在元曲方面有独特的贡献。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元代,正值士人追求仕途与理想之时。诗人以翰林风月为主题,描绘了士人的风采与追求,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文化与权力的重视。
诗歌鉴赏:
《双调 水仙子_翰林风月进》是一首描绘士人生活和追求的词作,诗中的“翰林”不仅代表士人的身份,更象征着知识和文化的力量。开头描绘了诗人风雅的形象,展现了他在朝堂上的自信与风度。随着词句的推进,诗人对自身成就的反思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引喻,表现了对权力与财富的感慨。
在对历史人物的提及中,诗人以石崇、彭祖等为例,表达了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思考。他们虽各有所愿,却都无法逃脱命运的束缚。最后一句则是对命运和社会真实的深刻反思,显示出诗人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深刻揭示了士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翰林风月进多才:描述翰林院士人多才多艺,风雅自信。
- 满袖春风下玉阶:描绘翰林士人走下玉阶,衣袖如春风般轻盈。
- 执金鞭跨马离朝外:骑马出行,象征权力与自由。
- 插金花坠帽歪:帽子略微歪斜,显示出一种洒脱与不拘小节。
- 气昂昂的胸卷江淮:士人昂首阔步,胸怀壮志,气势如江淮之水。
- 昨日在十年窗下:反思自己在书窗下的辛勤努力。
- 今日在三公位排:如今已在高位,成就显赫。
- 读书人真实高哉:赞美读书人的崇高理想与追求。
- 石崇犹自恨无钱:石崇虽富有却仍感叹财富不足。
- 彭祖焚香愿万年:彭祖追求长生,象征对生命的渴望。
- 唐明皇犹道无家眷:唐明皇感慨无家眷,表现权位下的孤独。
- 刘伶道天生酒量浅:刘伶自知酒量浅,表现对自我的认知。
- 陈抟昼夜无眠:陈抟因追求理想而昼夜不眠。
- 秦始皇口招人怨:秦始皇因暴政招致怨恨,显示权力的双刃剑。
- 遭王巢道何曾有罪愆:王巢曾言秦始皇并无罪愆。
- 都瞒不了惨惨青天:但最终无法逃脱天理的审判。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理想与现实,展现士人的心路历程。
- 比喻:将士人的风采比作春风,象征其温文尔雅。
- 排比:多次使用排比句式强化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揭示了士人追求理想与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表现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对历史人物的反思引发读者对名利与理想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温暖与生机,暗示诗人的文雅与豁达。
- 金鞭:代表权力与地位,反映士人的社会身份。
- 金花:象征风雅与美好,显示士人的风度。
- 青天:象征公正与真理,暗示无法逃避的命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翰林”指的是: A. 一个地名
B. 古代文人机构
C. 一种植物
D. 一种音乐形式 -
“插金花”在诗中代表: A. 财富
B. 风雅
C. 权力
D. 友情 -
“秦始皇口招人怨”这句暗示了: A. 权力的孤独
B. 对权力的憧憬
C. 对历史的赞美
D.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 《长恨歌》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张可久的《双调 水仙子_翰林风月进》与白居易的《长恨歌》都是讨论人生的短暂与理想的追求,但前者更侧重于士人的社会地位与理想,后者则着重于爱情与历史的交织,二者都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元代词人的创作与影响》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