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 惠山寺》

时间: 2024-09-19 21:27:38

寺下苍山蹲玉几。

两两髯龙,涧底*云起。

矮屋低垣祠短李。

旧题名胜今余几。

驳石阑干曾遍倚。

出没烟芜,见客青鼋喜。

隐隐蕉花修竹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凤栖梧 惠山寺
作者: 张可久 〔元代〕

寺下苍山蹲玉几。
两两髯龙,涧底云起。
矮屋低垣祠短李。
旧题名胜今余几。
驳石阑干曾遍倚。
出没烟芜,见客青鼋喜。
隐隐蕉花修竹里。

白话文翻译:

在寺庙下,苍翠的山如同玉石般屹立。
两条胡须如龙的影子,涧底云雾缭绕。
矮小的房屋,低矮的围墙,还有那短小的李树。
曾经的名胜,如今只剩下几分旧影。
驳杂的石头和栏杆,曾经我在这里倚靠过。
烟雾缭绕中,偶见青色的鼋(乌龟),心中欢喜。
隐约可见的是蕉花和修竹的身影。

注释:

  • 苍山:青翠的山,象征自然之美与宁静。
  • 髯龙:形容山间的云雾变化,像是有龙在游动。
  • 矮屋低垣:描述环境朴素而自然,体现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指李树,寓意生活的朴实。
  • 驳石阑干:指的是古老的石栏杆,表达出对往事的怀念。
  • 青鼋:青色的乌龟,象征长寿和宁静。
  • 蕉花修竹:蕉花和竹子,常用来象征清雅与高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提到的“白云”、“青鼋”等意象,常在古诗中用于表达闲适的生活和对岁月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可久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和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惠山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寺庙。诗人在此游览时,受到环境的触动,写下此诗,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与对过往的怀念。

诗歌鉴赏:

《凤栖梧 惠山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寺下苍山蹲玉几”描绘出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给人以宁静之感。接着“两两髯龙,涧底云起”,生动地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似乎让人感受到一种灵动的生命气息。

在“矮屋低垣祠短李”中,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朴素的生活图景,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而“旧题名胜今余几”则透出一丝惆怅,似乎在感慨时光流逝之快,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

最后几句“出没烟芜,见客青鼋喜”与“隐隐蕉花修竹里”则让整首诗的意境达到了高潮。诗人在烟雾缭绕的环境中感受到一丝生机,青鼋的出现更是传递了诗人对生命的赞美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寺下苍山蹲玉几:描绘寺庙下的青山,形成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 两两髯龙,涧底云起:用生动的比喻表现出山间云雾的灵动。
  • 矮屋低垣祠短李:描绘出平凡简单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 旧题名胜今余几:表达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 驳石阑干曾遍倚:隐喻诗人对过去的依恋。
  • 出没烟芜,见客青鼋喜:体现出自然中的生命气息与诗人的快乐。
  • 隐隐蕉花修竹里:结尾以隐约的意象收束,留给人无限遐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苍山蹲玉几”,将山比作玉石,增强了自然的美感。
  • 拟人:如“见客青鼋喜”,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如“矮屋低垣”和“旧题名胜”,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山:象征着坚韧和永恒。
  • 髯龙:象征着云雾缭绕的神秘感。
  • 矮屋低垣:象征着朴素与宁静。
  • 青鼋:象征长寿与和谐。
  • 蕉花修竹:象征清雅和高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环境主要是: A. 山水
    B. 城市
    C. 沙漠

  2. 诗人对昔日名胜的感受是: A. 开心
    B. 失落
    C. 无所谓

  3. 诗中提到的“青鼋”象征着: A. 幸福
    B. 长寿
    C. 财富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山中问答》 王维

诗词对比

  • 张可久的《凤栖梧 惠山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张可久更加强调对昔日名胜的怀念,而王维则更注重当下的宁静与和谐。张可久的作品中透着一丝淡淡的忧伤,而王维则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归属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