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永嘉林熙翁城南旧院》
时间: 2025-01-04 07:05:11意思解释
太常引 永嘉林熙翁城南旧院
作者: 张可久 〔元代〕
原文展示:
霖铃秋雨打空阶。人坐益清齐。
门掩小蓬莱。怕有客寻真到来。
楼头碧远,山眉青小,口树挂苍苔。
且莫写离怀。看隔水芙蓉正开。
白话文翻译:
细雨如铃般打在空荡的台阶上,坐在这里的人愈发感到清冷和宁静。
门轻轻掩上了小蓬莱,生怕有客人寻着真情而来。
楼头远处碧绿的山峦,小山眉似的青峦上,古树上挂着苍苔。
暂且不要写离别的愁绪,看看隔水的芙蓉花正在盛开。
注释:
- 霖铃: 形容细雨的声音,如铃声般清脆。
- 空阶: 空荡的台阶,暗示孤寂。
- 小蓬莱: 这里指代一个理想的隐居之地,带有神仙境界的意象。
- 离怀: 离别的思绪。
典故解析:
- 蓬莱: 在古代神话中,蓬莱是仙人所居住的地方,象征着理想的生活与归宿。
- 芙蓉: 芙蓉花常用来象征清丽与纯洁,古诗中常用以寄托情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可久,元代杂剧作家和词人,生活在元代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词作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兼具细腻与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诗人对旧居的追忆,表达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通过描绘秋雨中的庭院,传达出一种清冷的美感。
诗歌鉴赏:
《太常引 永嘉林熙翁城南旧院》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词作,作者通过秋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孤寂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开篇以“霖铃秋雨”引入,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细雨敲打空阶,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寂寞与思念。接着,作者描绘了掩门的情景,暗示着对外界的防备与内心的宁静,生怕有客人打扰到这份静谧。
而“楼头碧远,山眉青小”的描写则通过自然景色的勾勒,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心如止水的理想境界,令人向往。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离别情绪的反思与调适,作者提醒自己暂且不要沉浸在离别的悲伤中,而应欣赏眼前的美景——“隔水芙蓉正开”,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肯定,也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珍视。
整首词运用了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对比,通过雨声、庭院、山水等元素,构建出一个既孤寂又清丽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独特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霖铃秋雨打空阶”:细雨敲打着空荡的台阶,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 “人坐益清齐”:坐在这里的人感到更加清冷和宁静,强调内心的孤寂。
- “门掩小蓬莱”:轻轻掩上门,象征着对外界的隔绝。
- “怕有客寻真到来”:生怕有人打扰自己内心的宁静。
- “楼头碧远,山眉青小”:描绘远处的山水,表达心中向往。
- “口树挂苍苔”:古树上的苍苔,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沉淀。
- “且莫写离怀”:暂时不要写离别之愁,表达了一种自我安慰。
- “看隔水芙蓉正开”:对眼前美景的欣赏与珍视,寄托作者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 “楼头碧远,山眉青小”使用对仗手法,形成和谐美感。
- 比喻: 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形成深刻的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围绕孤独与追忆展开,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霖铃:象征细腻、清脆的孤独感。
- 秋雨:象征时光的流逝和内心的沉思。
- 小蓬莱:象征理想的归宿与宁静。
- 芙蓉:象征美丽与纯洁,寄托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该词的主题主要是? A. 自然景色
B. 离别愁绪
C. 孤独与追忆
D. 人生哲理 -
“霖铃秋雨”中“霖铃”指的是什么? A. 大雨
B. 细雨
C. 风声
D. 雷声 -
“看隔水芙蓉正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期待
C. 欣赏与珍视
D. 冷漠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张可久的作品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孤独与思念,但张可久更倾向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刻画。
参考资料:
- 《元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 《张可久与他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