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洨水南来接北滹,两河会合泛田庐。官来检验承尊重,所望申圆得早除。
白话文翻译
洨水从南方流来与北滹相接,两条河流汇合泛起田间的小屋。官员前来检验,承受着尊重的使命,期望能够尽早完成申报的事务。
注释
- 洨水:古地名,指的是一条河流。
- 北滹:指北方的水流,与洨水汇合。
- 田庐:田间的小房子或屋子。
- 官来检验:指官员来检查、审核。
- 承尊重:承受着来自上级或社会的尊重。
- 申圆:申报的圆满,表示希望事情能够顺利完成。
- 得早除:希望能够早日解决问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字梦阮,号静斋,出生于今江苏省常州市。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表现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农里叹 其二》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农民困苦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乡村景象,表达对农民生计的关心和对官员责任的期待。
诗歌鉴赏
《农里叹 其二》是一首反映农民生活和官员职责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洨水和北滹的汇合,展现出田园风光的宁静与和谐。然而,这种自然的美好并没有掩盖农民生活的艰辛,诗人借用官员的检验,体现出对社会责任的关注。
诗的开头以水流的汇合为引,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官员的检验,这种生硬的现实让人感受到社会的冷漠。诗中提到的“承尊重”,不仅反映了官员的责任感,也道出了民众对官员的期待,渴望能有一个良好的治理,改善生活。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上也在自然与现实之间游走,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希望的交织。王恽以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观察,传递出对农田和农民的深切关怀,呼唤社会对农民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改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洨水南来接北滹:描绘了南方的洨水与北方的滹水相汇的景象,象征着自然的交融。
- 两河会合泛田庐:两条河流汇聚,水面泛起涟漪,田间的小屋映照在水面上,展现出田园的宁静与和谐美。
- 官来检验承尊重:官员前来检查农田,承载着社会的期待与责任。
- 所望申圆得早除:人们希望能够顺利申报,早日解决问题,反映出民众对官员的期盼。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洨水南来”与“北滹”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水流象征生命的流动,田庐则代表农民的生活环境,二者结合传达了田园的美好与生活的艰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现实困境,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官员责任的期待。希望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农民的安居乐业。
意象分析
- 洨水:象征生机与流动,代表自然的馈赠。
- 北滹:与洨水的汇合象征着生活的交织,体现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 田庐:代表农民的家园,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朴素与美好。
- 官员:象征着权力与责任,代表社会对治理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两条河流分别是? A. 洨水和北滹
B. 黄河和长江
C. 湄公河和亚马逊河 -
填空题:诗中“所望申圆得早除”表达了人们对____的期盼。
-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景象都是静态的。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A. 洨水和北滹
- 官员
- B. 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陶渊明《归园田居》与王恽的《农里叹 其二》均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陶渊明的作品更强调个人对自然的归属感和内心的宁静,而王恽则关注社会现实,反映出对农民和官员关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恽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元代文学与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