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书似北山上人》

时间: 2025-01-06 10:53:45

老年尤惜过芳时,篱下黄花值闰迟。

夜雨有愁如湿絮,秋风无发可吹丝。

劳魂数数还乡梦,往事茫茫感兴诗。

满腹精神浑减尽,一杯谁与共襟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年尤惜过芳时,
篱下黄花值闰迟。
夜雨有愁如湿絮,
秋风无发可吹丝。
劳魂数数还乡梦,
往事茫茫感兴诗。
满腹精神浑减尽,
一杯谁与共襟期。

白话文翻译

在老年时更珍惜过去的美好时光,
篱笆下的黄花正值闰月的迟暮。
夜雨让人愁苦,像湿透的絮状物,
秋风吹来,却无可寄托的丝线。
疲惫的心灵时常回归故乡的梦境,
往事似乎朦胧又遥远,激发了我的诗情。
心中满腹的情怀几乎已经消减殆尽,
一杯酒中,谁能与我共诉心声?

注释

  • 尤惜:更加珍惜。
  • 芳时:美好的时光,指年轻时光。
  • 闰迟:指农历中的闰月,花期延迟。
  • 愁如湿絮:形容愁苦的心情,如湿透的棉絮。
  • 无发可吹丝:秋风来时,丝线没有可以寄托之处。
  • 劳魂数数:疲惫的灵魂时常回忆。
  • 茫茫:形容模糊不清,遥远。
  • 共襟期:共同的情感寄托和期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诗风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张翥晚年,表达了他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孤独的心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老年人对过往的反思与对孤独的思考。

诗歌鉴赏

《九日书似北山上人》是一首蕴含深刻情感的古诗。诗人在老年时对青春的回忆和对生活的感慨交织在一起,体现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脆弱。首句“老年尤惜过芳时”便表明了诗人对年轻时光的珍惜,岁月的流逝让他更加懂得过去的美好。

诗中通过“篱下黄花值闰迟”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景象,恰似诗人的心境。夜雨带来的愁苦与秋风的孤独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过往的怀念。

最后两句“满腹精神浑减尽,一杯谁与共襟期”,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心中情感的孤独,尽管心中有满腔的情怀,却无人与之分享,极具情感深度。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年尤惜过芳时:老年时更加珍惜年轻时的美好时光。
  • 篱下黄花值闰迟:篱笆下的黄花正值闰月的迟暮,暗示时光的流逝。
  • 夜雨有愁如湿絮:夜雨带来愁苦,与湿透的絮状物作比,形象生动。
  • 秋风无发可吹丝:秋风来时,却无可寄托的丝线,表达内心的孤独。
  • 劳魂数数还乡梦:疲惫的灵魂常常回忆故乡的梦境。
  • 往事茫茫感兴诗:往事模糊而遥远,激发了诗人的写作情感。
  • 满腹精神浑减尽:心中满腹的情怀几乎消减殆尽。
  • 一杯谁与共襟期:一杯酒中,谁能与我共诉心声,表现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夜雨有愁如湿絮”,将愁苦比作湿絮,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工整。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青春的怀念、对老年孤独感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花:象征青春与美好,带有怀旧的情感。
  • 夜雨:象征愁苦与孤独的心境。
  • 秋风:象征时光的流逝,带来无可寄托的情感。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还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过往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老年尤惜过芳时”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青春的怀念
    • B. 对生活的满足
    • C. 对死亡的恐惧
  2. 诗中“夜雨有愁如湿絮”中的“湿絮”比喻了什么?

    • A. 生活的沉重
    • B. 心情的愁苦
    • C. 自然的美丽
  3. 诗人在最后一段中表达了什么?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孤独的无奈
    • C.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

  1. A. 对青春的怀念
  2. B. 心情的愁苦
  3. B. 对孤独的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张翥《九日书似北山上人》与李白《将进酒》对比

  • 主题:张翥的作品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往的怀念,而李白则表现出对人生的豪情与洒脱。
  • 风格:张翥的诗风清新淡雅,李白则豪放奔放,体现了不同的个性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