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兄登君山》
时间: 2025-01-06 10:25:26意思解释
九日同兄登君山
作者: 章文焕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翘首江峰帽欲倾,
芒鞋踏破白云行。
此间真是好山水,
选胜其如两弟兄。
满耳秋声高处触,
十年诗思感中生。
不知谁更吹同调,
野菊岩花共品评。
白话文翻译:
抬头望去,江边的山峰仿佛要倾斜下来,
穿着草鞋走在白云之中。
这里的山水真是美极了,
就像与我一起游玩的两位兄弟。
耳边满是高处传来的秋声,
十年来的诗思在这里涌现。
不知道是谁在吹奏同样的调子,
野菊和岩花一起品味这景致。
注释:
- 翘首: 抬起头来,形容仰望的姿态。
- 江峰帽: 指江边的山峰,帽子形状的山顶。
- 芒鞋: 草鞋,这里指轻便的鞋子。
- 白云行: 在白云间行走,形容轻松自在的心情。
- 选胜: 选择美好景色。
- 秋声: 秋天的声音,可能是风声、鸟鸣等。
- 十年诗思: 指诗人十年来的创作灵感与思考。
- 吹同调: 吹奏相同的乐曲,表达一种和谐的气氛。
典故解析:
君山位于湖南岳阳,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历史悠久。诗中提到的“君山”即指此地。诗人通过描绘山水,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兄弟情谊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章文焕,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正值秋季,适合登高望远,诗人在此时与兄弟同行,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兄弟情深,因而作此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松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君山的秋景,表达了诗人与兄弟一同游玩的愉悦心情。开头两句通过对山峰和白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空灵而逸致的氛围,展现出高远的视野与悠然的心境。接下来的两句则将自然景色与人际关系结合,强调兄弟间的情谊,如同山水的美好一般相辅相成。最后两句则是对这段经历的深刻反思,诗人似乎在思索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鸣,表达了对生命与艺术的感悟。整首诗在意象上融汇了自然、友情与思索,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翘首江峰帽欲倾: 诗人抬头仰望,看到江边的山峰高耸如帽,似乎要倾倒过来,表现出一种壮观的景象。
- 芒鞋踏破白云行: 穿着草鞋在云间行走,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态度,仿佛在和自然亲密接触。
- 此间真是好山水: 直接对自然风光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此地的喜爱。
- 选胜其如两弟兄: 将美丽的山水与亲兄弟相提并论,突显出人际关系的珍贵。
- 满耳秋声高处触: 在高处可以听到满耳的秋声,表现出诗人对秋天的感受。
- 十年诗思感中生: 表达了十年来积累的诗思在此刻爆发,体现出创作的灵感。
- 不知谁更吹同调: 诗人思索与兄弟间的情感共鸣,象征着心灵的契合。
- 野菊岩花共品评: 最后以野菊和岩花的共同品味,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 “江峰帽”比喻山的形状,形象生动。
- 拟人: 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如“吹同调”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 诗中多处采用对仗结构,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山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彰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峰: 象征着壮丽的自然景观。
- 白云: 代表自由与轻松。
- 秋声: 传达出一种季节感的变化与生命的流逝。
- 野菊: 代表自然的美好与纯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兄弟情谊
C. 生命的感悟
D. 以上皆是 -
"翘首江峰帽欲倾"中的“帽”是指什么? A. 帽子
B. 山峰
C. 江水
D. 白云 -
诗人提到的“芒鞋”指的是什么? A. 漂亮的鞋子
B. 草鞋
C. 靴子
D. 拖鞋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 同样描绘山水的美丽与宁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杜甫《登高》: 通过登高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虽同为登高,但情感基调略显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章文焕传》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