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除诗》

时间: 2025-01-08 01:59:26

建旗出炖煌。

西讨属国羗。

除去徒与骑。

战车罗万箱。

满山又填谷。

投鞍合营墙。

平原亘千里。

旗鼓转相望。

定舍后未休。

候骑敕前装。

执戈无暂顿。

弯弧不解张。

破灭西零国。

生虏郅支王。

危乱悉平荡。

万里置关梁。

成军入玉门。

士女献壶浆。

收功在一时。

历世荷余光。

开壤袭朱绂。

左右佩金章。

闭帷草太玄。

兹事殆愚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建除诗
作者: 鲍照 〔南北朝〕

建旗出炖煌。西讨属国羗。
除去徒与骑。战车罗万箱。
满山又填谷。投鞍合营墙。
平原亘千里。旗鼓转相望。
定舍后未休。候骑敕前装。
执戈无暂顿。弯弧不解张。
破灭西零国。生虏郅支王。
危乱悉平荡。万里置关梁。
成军入玉门。士女献壶浆。
收功在一时。历世荷余光。
开壤袭朱绂。左右佩金章。
闭帷草太玄。兹事殆愚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出征的场景:建立旗帜于炖煌,西征讨伐属国羗。消灭敌军的步兵和骑兵,战车排列如万箱。山上和谷中都满是士兵,投鞍合营墙。平原上延绵千里,旗帜和鼓声遥相呼应。驻扎时尚未休息,候骑在前准备装甲。手握长戈不敢停顿,弯弓也不敢松弛。打败了西零国,俘获了郅支王。动乱全部平息,万里之间设置关梁。军队进入玉门,士女们献上水壶和浆。功劳在此时获得,历史将铭记这光辉。开疆扩土披上红绸,左右佩戴金章。闭帷深思太玄之道,此事似乎过于愚狂。


注释

  1. 炖煌:古代地名,指的是一个重要的军事地点。
  2. 属国羗:羗是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属国指的是其附属的国家。
  3. 破灭西零国:西零国是指一个敌对的国家,破灭即为征服。
  4. 郅支王:指的是被俘的敌国之王。
  5. 玉门:古代的一个重要关口,象征着通向更远地方的门户。

典故解析

  • “执戈无暂顿”:意指战争中的坚定与不屈,体现了士兵们不畏艰难的精神。
  • “收功在一时”:强调战斗的即时性,象征着战斗胜利对士兵士气的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照(约414年-466年),字明远,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豪放、激昂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与士人的责任感。

创作背景

《建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的战乱年代,反映了作者对国家统一和强大军队的渴望,以及对士人责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建除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场景。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军事术语,展现了士兵们的英勇与不屈。第一句“建旗出炖煌”,就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紧张而庄重的氛围,仿佛可以听到旌旗猎猎作响的声音。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细致的场景刻画,表现出战斗的激烈与残酷。山谷之间、平原之上,士兵如潮水般涌动,形成了一幅壮丽的战争画面。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胜利的展望与反思。通过对打败敌国、俘获敌王的描写,诗人不仅庆祝了胜利的果实,也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功绩的思考。最后的“兹事殆愚狂”一句,似乎在警示人们不要沉迷于战争的胜利,而忽略了战争带来的深重影响。

整首诗情感激昂,气势磅礴,既有对士兵勇敢的赞美,也有对战争本质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未来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建旗出炖煌:开战前建立起旗帜,象征着出征的决心。
  2. 西讨属国羗:出征去讨伐羗国,表现出国家的扩张意图。
  3. 除去徒与骑:消灭敌军的步兵和骑兵,强调战争的残酷。
  4. 战车罗万箱:战车如同万箱排列,形象地描绘出军队的庞大。
  5. 满山又填谷:士兵遍布山谷,展现出军队的壮观。
  6. 投鞍合营墙:士兵们投下马鞍,合围成营,体现组织性。
  7. 平原亘千里:平原延绵千里,展现了广阔的战场。
  8. 旗鼓转相望:军旗和鼓声互相呼应,形成一种士气高昂的氛围。
  9. 定舍后未休:驻扎后仍未休息,体现出士兵的疲惫与坚持。
  10. 候骑敕前装:骑兵在前准备出发,表现出紧张的战斗气氛。
  11. 执戈无暂顿:手握长戈不敢停顿,表现出战斗的紧迫感。
  12. 弯弧不解张:弯弓不敢放松,象征着时刻准备作战的状态。
  13. 破灭西零国:打败了敌国西零,强调战争胜利的成果。
  14. 生虏郅支王:俘获敌国之王,体现出胜利的荣耀。
  15. 危乱悉平荡:所有动乱都已平息,表现出国家的安定。
  16. 万里置关梁:在万里之外设置关隘,象征着国土的扩张。
  17. 成军入玉门:军队成功进入玉门,展现出征途的成功。
  18. 士女献壶浆:士兵和女人们献水,体现出民众的支持。
  19. 收功在一时:功劳获得于此时,强调胜利的来之不易。
  20. 历世荷余光:历史将铭记这些光辉的成就。
  21. 开壤袭朱绂:开疆拓土,披上红绸,象征胜利的荣耀。
  22. 左右佩金章:左右佩戴金章,体现出荣誉与地位。
  23. 闭帷草太玄:闭上帷幕思考深奥之理,反映出对战争的思考。
  24. 兹事殆愚狂:对战争的反思,认为这事似乎有些愚狂。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满山又填谷”与“平原亘千里”,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战车罗万箱”形象地描绘出战斗的规模。
  • 排比:如“执戈无暂顿,弯弧不解张”,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对战争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士兵的勇敢与国家的强盛,同时也对战争的无情和历史的深远影响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旗帜:象征着军队的号召与士气。
  2. 战车:代表战争的力量与装备。
  3. 山谷:象征着战斗的艰难与复杂环境。
  4. 玉门:象征着国家的边界与扩张。
  5. 金章:象征着荣誉与成就。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仅是战争的具体表现,更是对国家、士人责任感和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古代士人的豪情壮志与历史使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鲍照的《建除诗》主要描绘了哪个主题?

    • A. 个人情感
    • B. 战争与胜利
    • C. 自然风光
    • D. 生活琐事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西讨属国__”中的“属国”指的是___

  3. 判断题:诗中“执戈无暂顿”表达了士兵们在战争中的停顿和犹豫。(对/错)

答案

  1. B. 战争与胜利
  2. 羌;羌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同样描绘边塞战争,表达壮志未酬的豪情。
  • 《破阵子》(杜甫):表现战争的惨烈与士人的悲壮。

诗词对比

  • 《建除诗》与《出塞》:两者都描绘了战争场景,但《建除诗》更侧重于战争的胜利与国家的统一,而《出塞》则更多地表达了士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思考。

参考资料

  1. 《鲍照全集》
  2. 《南北朝诗歌研究》
  3.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