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虏亭送新安王应令诗》
时间: 2025-01-01 13:49: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凤吹临南浦。
神驾饯东平。
亭回漳水乘。
斾转洛滨笙。
地冻斑轮响。
风严羽盖轻。
烧田云色暗。
古树雪花明。
歧路一回首。
流襟动睿情。
白话文翻译:
在南浦的凤鸣声中,君王的车驾正驶向东平。
亭子边上,漳水轻轻荡漾,车轱辘转动在洛水边的笙音中。
大地冰冻,车轮发出沉闷的声响,
寒风凛冽,轻盈的华盖在风中摇曳。
烧田的烟雾让天空变得暗淡,
而古老的树木在雪花中显得格外明亮。
在分岔路口回首一望,
心中涌起无限的思绪和感怀。
注释:
- 凤吹:指凤鸣,象征吉祥与尊贵。
- 神驾:指君王的车驾。
- 亭回:指亭子的回旋,形容景致的美好。
- 斾:古代用于驾车的器具,转动时发出声响。
- 地冻:冬天的地面结冰。
- 羽盖:指华丽的车盖,通常用羽毛装饰。
- 烧田:指田野被火烧的情景,象征着丰收或灾难。
- 流襟:流动的衣襟,形容心情的波动。
典故解析:
- 凤吹:古代传说中,凤鸣代表着好的兆头,常用于描述王者的到来。
- 神驾:古代帝王出行时的豪华车驾,往往伴随有仪仗队。
- 古树雪花:雪花与古树形成鲜明对比,传递出冬日的孤寂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陵(507年-583年),字公度,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才华横溢,擅长诗歌与散文。徐陵的诗风典雅、清丽,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为题材。
创作背景:
《征虏亭送新安王应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的动荡时代,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情感以及对时局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的主题为主线,描绘了冬季送别场景的美丽与苍冷。徐陵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体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离别的惋惜。诗的开头以“凤吹临南浦”开始,营造出一种尊贵与庄重的氛围,象征着君王的出行,接着描绘了亭子、漳水、洛滨的自然景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中间部分“地冻斑轮响”与“风严羽盖轻”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严寒与轻盈的矛盾,暗示了离别时心情的复杂。最后两句“歧路一回首,流襟动睿情”更是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流露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与眷恋。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示了徐陵卓越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凤吹临南浦:凤鸣声在南边的水面上响起,象征着吉祥与尊贵。
- 神驾饯东平:君王的车驾在朋友的送别中驶向东平,显示出王者的威仪。
- 亭回漳水乘:亭子回旋,水面荡漾,营造出优美的送别场景。
- 斾转洛滨笙:车轱辘转动发出声响,伴随着洛水边的乐声,增添了送别的氛围。
- 地冻斑轮响:冰冷的地面让车轮发出沉闷的声音,暗示着严冬的到来。
- 风严羽盖轻:寒风凛冽,华丽的车盖在风中轻轻晃动,表现出离别时的脆弱与无奈。
- 烧田云色暗:田野被火烧过,天空的颜色黯淡,似乎预示着不安的未来。
- 古树雪花明:古老的树木在雪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明亮,象征着生命的坚韧。
- 歧路一回首:在分岔路口回头望去,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与眷恋。
- 流襟动睿情:衣襟随风流动,心中涌起的深切情感,让人感慨万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凤吹”与“神驾”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流襟动睿情”,将情感与物象结合,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送别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惆怅和不安,体现了人间情感的脆弱与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象征尊贵和吉祥。
- 亭:象征静谧与美好的送别场所。
- 漳水:象征流动的情感与时光。
- 古树:象征岁月的沉淀与生命的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凤吹”的含义是什么?
- A. 不吉祥的预兆
- B. 吉祥与尊贵的象征
- C. 朋友的到来
-
诗句“流襟动睿情”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惆怅与思念
- C. 无奈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王之涣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送友人》同样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友情的深厚。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南北朝诗歌流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