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 至元六年二月望日,登安陆白云楼,》
时间: 2025-01-21 10:31:38意思解释
摸鱼子
原文展示
宋玉故宅与池,其井名琉璃,井有兰台故基屹危阑郢都西北,滔滔汉水南去。兰台陈迹何从访,废宅芳池凝伫。愁绝处。空只有琉璃眢井蛙声聚。千年遗绪。邈白雪宫商,雄风襟量,恍惚可神遇。英灵在,应念诸孙莽卤,斯文徼福如许。蕙肴兰藉椒浆奠,屈景幽魂同赴。惊节序。却邂逅春深,不识悲秋苦。抚今怀古。漫醉墨淋漓,狂歌凄晚,和者应无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宋玉的故宅及其周围的环境。诗人回忆起那口名叫琉璃的井,井边遗留着兰台的旧址,巍然耸立在安陆的西北。滔滔的汉水向南流去,兰台的遗迹从何处可以探访,废弃的宅子和芳香的池塘,让人驻足沉思。愁苦之处,只有琉璃井中蛙声汇聚,千年的遗留情绪,仿佛在白雪的乐曲中飘荡,壮丽的风采令人神往。英灵依旧在此,应该思念着后代的莽撞,文化的传承如同福气一样。用蕙草和兰花铺席,椒浆作为祭品,幽灵和景色一同前往。时节变换,春天的深处邂逅,却不知秋天的悲苦。抚今追昔,醉心于墨迹淋漓,狂歌凄凉的暮晚,和我一起的人应该不少。
注释
- 琉璃:指井的名字,象征清澈与美丽。
- 兰台:古代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寓意文化的传承。
- 滔滔汉水:形容汉水奔流不息,象征历史的长河。
- 英灵:指古代的圣贤或名士,表达对文化的追慕。
- 蕙肴兰藉:用蕙草和兰花作为祭品,表达人们对先人的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作者为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体现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与追思,风格清新而含蓄,情感深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元朝社会变迁之际,诗人回望历史,感慨古人的遗迹与当下的无常,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与对历史的沉思。诗中以宋玉故宅及周围环境为背景,通过对琉璃井、兰台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富有历史感的氛围。诗人用“愁绝处”的感受,传达出对过往的无尽思索与追忆,井中的蛙声似乎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
诗中“邈白雪宫商,雄风襟量”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气质的向往与敬仰,展现出一种对文化精神的追求。接着,诗人又提到后代子孙的莽撞,流露出对文化传承的忧虑。最后,诗人以“漫醉墨淋漓,狂歌凄晚”结束,体现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历史的缅怀,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宋玉故宅与池:提到宋玉的故居与池塘,表明诗人对古人的追忆。
- 其井名琉璃:井名琉璃,象征清澈与美好,寓意古代文化的纯净。
- 滔滔汉水南去:汉水奔流不息,象征历史的延续与不变。
- 兰台陈迹何从访:怀念古代文人的聚会场所,表达对文化的渴望与追寻。
- 空只有琉璃眢井蛙声聚:在愁苦的环境中,唯有蛙声在井中回响,象征历史的孤寂。
- 千年遗绪:指古代文化的传承与积淀,寄托了对历史的思考。
- 抚今怀古:回顾过去,感慨现状,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琉璃”比喻纯净的文化精神。
- 拟人:井中的蛙声仿佛在诉说历史的故事。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遗迹的追忆与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对现世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历史意识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琉璃:象征清澈、美丽的文化。
- 兰台:古代文人聚会的象征,寓意文化的高雅。
- 蛙声:象征历史的孤独与遗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琉璃”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口井
C. 一个地方
D. 一种饮料 -
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态度是?
A. 忽视
B. 怀念与追思
C. 贬低
D. 模仿 -
“千年遗绪”表达了什么?
A. 过去的辉煌
B. 未来的希望
C. 文化的传承与积淀
D. 个人的孤独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与《摸鱼子》对比:两首诗歌都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文化的怀念,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后者则更强调文化传承的意义。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关于元代诗人的介绍与作品分析。
- 《古诗词鉴赏指南》:提供古诗词的鉴赏与解析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