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城向夕原,春入景初暄。
绿树低官舍,青山在县门。
楼台疑结蜃,枕席更闻猿。
客路何曾定,栖迟欲断魂。
白话文翻译:
在孤独的城池中,夕阳西沉,春天带来了初暖的景象。
绿树环绕着低矮的官舍,青山依傍着县城的门口。
楼台似乎和海市蜃楼相连,躺在床上的我听见猿声更显得凄凉。
旅途何时才能安定下来,我在此久留,心神欲断魂。
注释:
- 孤城:指偏远的城镇或城市,给人孤独感。
- 向夕:指向着傍晚,夕阳西下。
- 春入景初暄:春天的气息刚刚开始变得温暖。
- 绿树低官舍:绿树环绕着低矮的官员住所。
- 青山在县门:青山在县城的门口,形成一道风景。
- 楼台疑结蜃:楼台似乎与海市蜃楼相连,营造出一种迷幻的感觉。
- 枕席更闻猿:躺在床上却能听见猿鸣,增添了孤寂的氛围。
- 客路何曾定:我作为旅客的道路何时才能安稳。
- 栖迟欲断魂:在此逗留太久,心中感到孤独和绝望。
典故解析:
“蜃”指的是海市蜃楼,古人认为蜃是一种神秘的生物,能在海面上制造幻影,常用来表达迷离、幻境的情感。“猿”在古诗中常常象征孤独与哀愁,尤其是在山林中叫声更显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玭,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题材见长,颇具抒情性和意境。
创作背景:
《巴陵》作于诗人旅途之中,描绘了他在巴陵的所见所感,传达了旅途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巴陵》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当下环境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思考。首句“孤城向夕原”以孤独的意境引入,夕阳西下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寂寥的气氛,紧接着“春入景初暄”则给人以温暖的希望,春天的气息与孤城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此后描绘的绿树、青山,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然而“楼台疑结蜃”又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似乎在暗示着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界限模糊。
诗的后半部分则从环境的描写转向内心的感受,尤其是“客路何曾定,栖迟欲断魂”,这两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作为旅人内心的孤独无依和渴望归属的情感。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了一种深邃的哲思,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孤城向夕原:描绘孤独的城镇在夕阳下的情景,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 春入景初暄:春天的温暖刚刚来临,带来生机。
- 绿树低官舍:绿树环绕着低矮的官舍,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 青山在县门:青山依傍着县城,形成美丽的风景。
- 楼台疑结蜃:楼台与蜃楼的幻影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梦幻的感觉。
- 枕席更闻猿:躺在床上听见猿声,增添了孤独感。
- 客路何曾定:旅行的道路何时才能安宁。
- 栖迟欲断魂:长久逗留让人感到心神不宁,甚至绝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楼台比作蜃楼,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 对仗:如“绿树低官舍,青山在县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猿声”表达孤独情感,使自然与人的感受相连。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孤独的城市与春暖的景象,反映了旅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揭示了人对归属感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城:象征孤独和远离。
- 夕阳:象征时间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
- 绿树与青山:代表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猿:象征孤独与哀愁,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孤城”指的是: A. 繁华的城市
B. 偏远的城镇
C. 海边的城市 -
“楼台疑结蜃”中的“蜃”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幻影
C. 一种植物 -
整首诗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快乐
B. 孤独与思乡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比较《巴陵》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巴陵》更强调孤独与思乡之情,而《登鹳雀楼》则更注重豪情壮志与壮丽景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欧阳玭相关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