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日有感 邵谒 〔唐代〕 我心如蘖苦,他见如荠甘。 火未到身者,痛楚难共谙。 但言贫者拙,不言富者贪。 谁知苦寒女,力尽为桑蚕。
白话文翻译: 我的心情如同苦蘖一般苦涩,而在他人眼中却如同荠菜一般甘甜。 火焰未触及身体的人,难以共同体会那种痛苦。 人们只说贫穷的人笨拙,却不说富有的人贪婪。 谁知道那些在苦寒中劳作的女子,竭尽全力只为养蚕。
注释:
- 蘖:树木的嫩芽,味苦。
- 荠:一种野菜,味甘。
- 谙:熟悉,了解。
- 桑蚕:指养蚕的劳作。
诗词背景: 邵谒是唐代诗人,其生平资料较少,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批判。这首《春日有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的感慨,通过对比苦与甘、贫与富,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人们的偏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不满和批判。首两句以“蘖”与“荠”的苦甘对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外界的误解。中间两句通过“火未到身者”的比喻,强调了痛苦难以共情的现实。最后两句则直接抨击了社会对贫富的双重标准,揭示了底层劳动者的艰辛和被忽视的现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是对社会不公的有力控诉。
诗词解析:
- 首句“我心如蘖苦”,以“蘖”的苦涩比喻内心的痛苦,形象生动。
- 次句“他见如荠甘”,用“荠”的甘甜反衬他人的不理解,形成鲜明对比。
- 第三句“火未到身者,痛楚难共谙”,通过比喻强调了痛苦的难以共情。
- 第四句“但言贫者拙,不言富者贪”,直接指出社会对贫富的双重标准。
- 末句“谁知苦寒女,力尽为桑蚕”,揭示了底层劳动者的艰辛和被忽视的现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我心如蘖苦”和“他见如荠甘”中的“蘖”与“荠”。
- 对比:如苦与甘、贫与富的对比。
- 拟人:如“火未到身者”中的“火”拟人化,强调痛苦的难以共情。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的批判,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人们的偏见,表达了对底层劳动者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不满。
意象分析:
- 蘖:苦涩的象征,代表内心的痛苦。
- 荠:甘甜的象征,代表外界的误解。
- 火:痛苦的象征,强调难以共情的现实。
- 桑蚕:劳动的象征,代表底层劳动者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我心如蘖苦”中的“蘖”指的是什么? A. 树木的嫩芽 B. 一种野菜 C. 一种草药 D. 一种水果
- 诗中“他见如荠甘”中的“荠”是什么意思? A. 苦涩 B. 甘甜 C. 酸味 D. 辣味
- 诗中“火未到身者,痛楚难共谙”表达了什么? A. 痛苦可以共情 B. 痛苦难以共情 C. 痛苦容易共情 D. 痛苦不需要共情
- 诗中“谁知苦寒女,力尽为桑蚕”指的是什么? A. 富有的女子 B. 贫穷的女子 C. 贵族的女子 D. 官员的女子
答案:
- A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同样反映了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
- 白居易的《卖炭翁》:揭示了底层劳动者的艰辛。
诗词对比:
-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与邵谒的《春日有感》:都批判了社会不公,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政治批判,而邵谒的诗更侧重于社会现实的揭示。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邵谒的诗作。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