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头鸭》
时间: 2025-01-01 15:55: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绿头鸭
作者: 王吉昌(元代)
貌幽玄。混成法像无边。
悟真常灵明妙用,越骊珠独耀深渊。
炫真圣穿山透壁,展威风入地升天。
变化多方,神通挥霍,一轮炳耀显孤圆。
净洒洒难握难把,朗朗湛如然。
无为相高低莫测,远近难诠。
非空色亦无二体,显本来清净因缘。
大千界浑无挂碍,证方寸拍塞坤乾。
究竟圆通,不离不即,堂堂恢廓体翛然。
括慧灼天真至理,悟入奋威权。
妙中妙腾今跨古,无像功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境深邃,像是宇宙的法相一样无边无际。领悟真理时,常常能感受到灵明的妙用,像骊珠般在深渊中独自闪耀。炫耀真理的力量,能够穿山透壁,威风凛凛地升天入地。变化多端,神通广大,明亮的圆月独自显现。清澈透明,难以抓住,明朗而自然。无为的状态中高低难以测量,远近也难以定义。非空非色,二者并无实质的差别,显示出本来的清净因缘。整个大千世界中一切都没有障碍,心中明悟宇宙的道理。究竟的圆通,既不离也不即,空间广阔而自由。智慧焕发出天真的至理,领悟到奋发的力量。妙中之妙在于今时跨越古代,没有任何形象的技艺也能圆满。
注释
字词注释
- 幽玄:深奥隐秘,难以理解的意思。
- 混成法:指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法则,法相即法的表象。
- 骊珠:比喻珍贵的事物,骊珠光彩夺目。
- 炫真圣:展现真理的圣洁力量。
- 无为:道教哲学中的一种思想,指不去主动作为,顺应自然。
- 清净因缘:指事物存在的本源和条件,达到清净的境地。
典故解析
- “一轮炳耀显孤圆”:借用月亮的意象,象征独特的存在和明亮的真理。
- “大千界”:道教和佛教中常提到的宇宙,象征广阔无垠的空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吉昌,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道教和禅宗思想为创作基础,作品多探讨宇宙、人生的哲理,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在元代,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诗人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探索,体现出对自由与真理的追求。这首《绿头鸭》反映了作者对道教哲学的理解,借鉴了道教与佛教的思想,表达了对宇宙和生命本质的思考。
诗歌鉴赏
《绿头鸭》以其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意象,展示了王吉昌高超的诗歌技艺。全诗在语言上追求简练而富有哲理,情感上则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与洒脱。诗中多次提到的“真”、“妙”、“清净”都是道教和佛教中的核心概念,诗人在这些词汇的运用上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的主题围绕着宇宙的无边无际,生命的清净本质,以及对真理的领悟。通过对“骊珠”的比喻,诗人不仅赞美了珍贵的真理,也强调了其独特的光辉。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既反映了个人的内心追求,也触及了普遍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貌幽玄”:开头即设定了诗的基调,暗示内涵深邃的主题。
- “混成法像无边”:表达了宇宙法则的无穷无尽。
- “悟真常灵明妙用”:强调领悟真理后的智慧与灵光。
- “越骊珠独耀深渊”:以骊珠的光辉比喻真理的独特性。
- “炫真圣穿山透壁”:展现真理的力量,能够超越一切障碍。
- “变化多方,神通挥霍”:强调变化的多样性与神通的广泛。
- “净洒洒难握难把”:表达了真理的清澈与难以捉摸。
- “无为相高低莫测”:探讨无为的状态,难以界定的境地。
- “非空色亦无二体”:表明空与色的统一性。
- “大千界浑无挂碍”:描绘了自由无碍的境界。
- “究竟圆通,不离不即”:说明圆通的真理是无处不在的。
- “妙中妙腾今跨古”:强调智慧的超越性。
- “无像功全”:最终指出无形的力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对仗、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如“骊珠”、“一轮”,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音乐感。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真理与宇宙的关系,表现了对清净、自由和真理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玄:象征深奥的哲理与宇宙。
- 骊珠:象征珍贵与独特的真理。
- 圆:象征完整与和谐的境界。
- 净洒洒:象征清澈明亮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绿头鸭》的作者是谁?
A. 王吉昌
B. 白居易
C. 李白 -
诗中提到的“骊珠”主要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真理
C. 美丽 -
诗中“无为”是什么意思?
A. 主动作为
B. 随顺自然
C. 不知所措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月下独酌》 by 李白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王吉昌的《绿头鸭》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但王吉昌更侧重于哲理的探讨,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意象运用上也有所不同,王吉昌更多使用道教与佛教的意象,而李白则常用月亮、酒等平民化的意象,展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吉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