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读老庄
张祜 〔唐代〕
等闲缉缀闲言语,夸向时人唤作诗。
昨日偶拈庄老读,万寻山上一毫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老庄哲学的随意品读,作者认为那些轻松拼凑的言语在当下被称为诗歌。昨天我偶然翻阅《庄子》,发现那万丈高山中只是一丝一毫的道理。
注释
- 等闲:不用心、随意。
- 缉缀:拼凑、组合。
- 闲言语:不严肃、不庄重的言辞。
- 夸向:夸耀、向……称赞。
- 时人:当世的人。
- 庄老:指《庄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 万寻山:形容山的高大。
- 一毫厘:形容极其微小的事物。
典故解析
《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书中充满了对自然、人生的哲学思考。庄子提倡“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诗中提到的“万寻山”则暗指自然的伟大与人类思维的渺小,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唐代诗人,生于晚唐,工于诗歌和散文,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常蕴含哲理和思考。
创作背景
在唐代,诗歌盛行,许多诗人尝试将哲学思想融入诗作中。张祜在此诗中通过对老庄经典的阅读与思考,表达了对现实与哲理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道家思想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而又深刻的语言,揭示了诗人与哲学的关系。开头两句“等闲缉缀闲言语,夸向时人唤作诗”,作者通过自谦的方式揭示了当时诗歌创作的随意性,表达了对诗歌形式的反思。他似乎在说,许多所谓的诗歌不过是随意拼凑的语言,缺乏深刻的内涵。而接下来的两句“昨日偶拈庄老读,万寻山上一毫厘”,则展现了他对《庄子》的敬重与对哲理的追求。即使在面对宏伟壮观的自然时,所能理解的道理也仅仅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这种对比强化了人类思想的渺小与自然法则的伟大,表达了对哲学深度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展现了张祜的哲学思考与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等闲缉缀闲言语:表达了对当代诗歌创作的随意态度,隐含对诗歌质量的质疑。
- 夸向时人唤作诗:指责当代人对这些轻佻诗作的过度赞美。
- 昨日偶拈庄老读:表明自己对于《庄子》的偶然阅读,暗示其哲理的深邃。
- 万寻山上一毫厘:强调从浩瀚的哲理中所得到的只是微小的启示,突显人类思考的局限。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将“闲言语”与“庄老”的深刻哲理进行对比,揭示出诗歌的表面与内在的差异。
- 夸张:通过“万寻山”来形容自然的伟大,反衬人类理解的微小。
- 隐喻:将庄子的思想比作高山,表达其深邃的哲学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诗歌创作与哲学思考的反思,揭示了形式与内涵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深刻哲理的向往与对浮华表象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闲言语:象征不严肃和浅薄的诗作。
- 庄老:代表深奥的哲学思想。
- 万寻山:象征自然的伟大与人类智慧的渺小。
- 毫厘:象征细微的真理与认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闲言语”主要指什么? A. 深奥的哲理
B. 浅薄的诗作
C. 生活琐事
D. 经典名著 -
“万寻山上一毫厘”表达了什么含义? A. 人类智慧的伟大
B. 自然的神秘
C. 人类对哲理的渺小理解
D. 诗歌的丰富内涵 -
张祜对当代诗歌的态度是?
A. 完全赞同
B. 轻视
C. 质疑
D. 无所谓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感叹,且蕴含着人生哲理。
- 《静夜思》:虽主题不同,但同样体现了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
这两首诗都展示了唐代诗人对哲理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且风格各有千秋,值得对比学习。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庄子》原文及其解读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