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时间: 2024-09-19 20:44: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
春来山色浓于酒,青到家门口。
杂英似锦白云柔,千串禽声清脆洒床头。
萧然自得穷边地,谁会幽襟意。
天教不死亦偏奇,难道琼崖深处要歌诗。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了,山的颜色比酒还浓,绿意正好延伸到家门口。
各种花儿像锦缎般铺展,白云柔和,鸟儿的鸣叫声清脆,洒落在床头。
我在偏僻的地方悠然自得,谁能理解我的幽静情怀?
上天让人不死,真是奇妙,难道在深邃的琼崖之中还需要吟唱诗歌吗?
注释:
- 穷边地:边远的地方,形容环境的偏僻。
- 幽襟意:幽静的情怀意境。
- 琼崖:指美丽的高山,象征着世外桃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振家,生于当代,代表性诗人之一,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赞美及内心的宁静,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人借助山色、花香和鸟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愉悦的氛围。开篇的“春来山色浓于酒”便引人入胜,富有画面感,展现了春天的盎然生机。后面描写的“杂英似锦白云柔”则是对春日花卉和天空的细致描绘,仿佛让人身临其境。而“千串禽声清脆洒床头”则把自然的声音引入诗人的生活中,生动地传达了春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现出一种自得其乐的态度,“萧然自得穷边地”,体现了对生活的从容与淡泊。然而,诗人又提出了“谁会幽襟意”,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似乎在感慨自己的情怀无人理解。最后的“天教不死亦偏奇”,让人感受到一种哲理的思考,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的奇妙在诗中交融,最终在琼崖深处发问,是否在这片美丽的天地中还需吟唱诗歌,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来山色浓于酒:描绘春天的山色如同浓烈的美酒,充满生机。
- 青到家门口:绿意延伸至家门,表现出春天的气息已近身。
- 杂英似锦白云柔:各种花像锦缎般美丽,白云轻柔,增添自然的美感。
- 千串禽声清脆洒床头:鸟儿的清脆鸣叫声仿佛洒落在床头,生动且富有生活气息。
- 萧然自得穷边地:我在偏僻的地方悠然自得,表现出一种淡泊的心态。
- 谁会幽襟意:谁能理解我内心的幽静情怀,流露出孤独感。
- 天教不死亦偏奇:生命的延续本身就是一种奇妙。
- 难道琼崖深处要歌诗:在深邃的山中,是否还需要吟唱诗歌,带有哲理的反思。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色浓于酒”,将自然景象与饮酒相提并论,形象生动。
- 拟人:鸟鸣声被赋予生动的情感,仿若与诗人对话。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生命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意象分析:
- 山色:象征自然的生命力与美丽。
- 杂英:代表繁花似锦,象征生活的丰富多彩。
- 禽声:象征生机与活力,传达自然的声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来山色浓于酒”的意思是什么?
- A. 春天的山色美丽如酒
- B. 山色比酒还浓烈
- C. 酒的颜色更浓
- D. 春天不如酒好喝
- 答案:B
-
“谁会幽襟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自豪
- B. 孤独与无奈
- C. 快乐
- D. 愤怒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描绘春天的美景与生机。
- 《春望》:杜甫,反映春日的感受与对国家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春晓》与《虞美人》同样描写了春天的美景,但前者更侧重于春的清晨和万物复苏的生机,而后者则强调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哲理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