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二首 其一 独登北海白塔》
时间: 2025-01-19 19:49: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二首 其一 独登北海白塔
作者: 顾随 〔近代〕
不为登高心眼放。
为惜苍茫,景物无人赏。
立尽黄昏灯未上。
苍茫辗转成惆怅。
一霎眼前光乍亮。
远市长街,都是愁模样。
欲不想时能不想。
休南望了还南望。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登高并非为了眼前的风景,而是因为对这苍茫的景色感到惋惜,周围没有人来欣赏。待我站在黄昏的时候,灯光尚未点亮,心中满是惆怅,思绪在苍茫的背景中辗转。忽然间眼前一亮,远处的长街上,满是愁苦的模样。想要不去思念,却又难以做到,最终还是忍不住向南望去。
注释
- 不为登高心眼放:这里的“心眼”指的是心中所想,强调登高并非为了开阔视野。
- 苍茫:形容景象清冷,空旷,令人感到孤寂。
- 灯未上:指黄昏时分,尚未点燃的灯光,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夜晚与孤独。
- 辗转成惆怅:形容内心的思绪不断翻转,最终化作惆怅的情感。
- 光乍亮:指突然间亮起的光,暗示一瞬间的希望或新的视野。
- 愁模样:形容人们的表情中带有忧愁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93-1985),字秉璋,江苏无锡人。顾随是一位著名的现代诗人、散文家和学者,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时事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下,顾随在北海白塔独自登高,心中充满孤独与惆怅。诗中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蝶恋花二首 其一 独登北海白塔》是一首充满了孤独与思索的诗作,诗人在北海白塔的独立景象中,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惆怅。开篇的“不为登高心眼放”直接点明了他登高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欣赏眼前的美景,而是因为对这苍茫的景色感到无奈与惋惜。接下来的描绘,尤其是“立尽黄昏灯未上”,在黄昏时分,周围的灯光尚未点亮,暗示着一种即将来临的孤独与寂寞。
诗中“远市长街,都是愁模样”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周围环境的冷清与人们心中的愁苦。最后一句“欲不想时能不想”,表达了对思绪的无奈,尽管想要放下,却始终无法做到。这种情感的挣扎,恰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无奈与思索。
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结合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对人生与社会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为登高心眼放:强调登高并非为了开阔视野,而是出于内心的感慨。
- 为惜苍茫,景物无人赏:对苍茫景色的惋惜,暗示孤独的心境。
- 立尽黄昏灯未上:黄昏的景象与未点的灯光,象征着即将来临的孤独。
- 苍茫辗转成惆怅:内心的思绪在苍茫中不断翻转,最终化为惆怅。
- 一霎眼前光乍亮:突然的光亮象征着短暂的希望。
- 远市长街,都是愁模样:周围人们愁苦的表情,表现出社会的冷清。
- 欲不想时能不想:想要放下思绪却无法做到,表现内心的挣扎。
- 休南望了还南望:重复的南望,暗示对过去的无尽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昏”比作人生的晚期。
- 拟人:将“愁模样”赋予人性,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结构对称,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孤独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社会冷漠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茫:象征孤独与无奈。
- 黄昏:人生的晚期与不确定性。
- 灯光:希望与温暖的象征。
- 长街: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疏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立尽黄昏灯未上”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孤独
C. 期待 -
“欲不想时能不想”中的“能不想”是指什么? A. 能够忘记
B. 无法忘记
C. 忘记一切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名作,展现了相似的孤独感。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作品,表达对历史与时光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顾随的《蝶恋花》与李白的《静夜思》在孤独感与对故乡的思念上有相似之处,前者更偏向对社会的反思,后者则是对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现代诗词鉴赏》
- 《顾随诗文集》
- 《中国近现代诗词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