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素云缺月挂秋河,听得临风白苧歌。
湖水西来流不断,海潮东去是风波。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的河面上,淡淡的云朵和缺失的月亮高悬,耳边传来阵阵随风飘来的白苧歌唱声。湖水向西流淌,永不停息;而海潮则向东涌去,伴随着风浪。
注释
- 素云:白色的云。
- 缺月:残缺的月亮,指的是月亮的某个阶段,不完整。
- 临风:在风中。
- 白苧歌:指的是用白苧(即白色的麻)制成的歌谣,常与乡村生活相关。
- 湖水西来:湖水向西流动,形容水流的方向。
- 海潮东去:海潮向东涌动,体现了潮水的运动。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引述,但“白苧”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表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代表了一种淳朴的生活情景。湖水与海潮的对比也反映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与流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瑛,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其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西湖竹枝词二首》是顾瑛在西湖游历时所作,西湖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自然景色秀丽,诗人以此为背景,表达对自然的欣赏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一》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开篇以“素云缺月挂秋河”引入,描绘了一个秋天宁静的夜晚,云朵与月亮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氛围。诗中的“白苧歌”则让人联想到在风中飘荡的乡村歌谣,仿佛使人听到了自然的声音,增添了诗的灵动感。
接下来的“湖水西来流不断,海潮东去是风波”则通过水流的运动表现了时间和空间的永恒流转。湖水与海潮的对比,既体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又隐喻了人生的旅程。整首诗在描绘景物的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素云缺月挂秋河:描绘了秋天的河面上,白云和缺月高悬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宁静的氛围。
- 听得临风白苧歌:在微风中,传来了悠扬的白苧歌声,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结合。
- 湖水西来流不断:湖水向西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 海潮东去是风波:海潮向东涌去,伴随着风浪,展现了自然的动态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情相结合,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湖水西来流不断,海潮东去是风波”,展现了对称美。
- 拟人:通过“听得临风白苧歌”,让自然景物呈现出生命的气息。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旅程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素云:象征着清新与宁静。
- 缺月:代表时间的流逝与不完整。
- 白苧歌:蕴含人文情感,反映乡村的生活气息。
- 湖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不息。
- 海潮:寓意宏大的时空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白苧歌”是指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歌谣
- C. 一种舞蹈
-
填空题:诗的第一句描绘的是____和____的景象。
-
判断题:诗中通过湖水与海潮的对比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对/错)
答案
- B
- 素云,缺月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西湖诗》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忆江南》:同样描写自然的美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但更侧重于人文情感。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西湖竹枝词》相似地关注自然,但更强调个人情感与孤独。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西湖文化与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