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和金直卿冬日述怀》
时间: 2025-01-08 02:47: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和金直卿冬日述怀
作者: 张野 〔元代〕
冻云垂野,乍乾坤惨淡,冰花飞落。
卷地朔风寒彻骨,且把貂裘重着。
美酒千钟,清歌一曲,未用伤飘泊。
君看席上,玉人娇胜花萼。
自笑老矣元龙,黄尘两鬓,镜里今非昨。
不愿腰间悬斗印,不愿身骑黄鹤。
非俗非仙,半醒半醉,只恐人猜却。
钟期安在,为谁重理弦索。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云层低垂的原野上,天地之间显得惨淡,冰花纷纷飘落。
狂风卷地,寒意彻骨,赶紧把貂裘裹紧些。
美酒千杯,清歌一曲,却无需因漂泊而伤感。
你看看席上的女子,她的娇美胜过花瓣。
我自嘲已经老去,鬓角已染黄尘,镜中映出的已不是昔日的我。
我不愿意挂上斗印,不愿乘坐黄鹤而去。
我既非庸俗也非神仙,半醒半醉,只怕他人猜测我的心思。
钟期在哪里,为谁重调那弦索?
注释
- 冻云:寒冷的云。
- 朔风:北风,指寒冷的冬风。
- 貂裘:用貂皮制作的衣服,象征温暖与奢华。
- 美酒千钟:形容酒量大,或是美酒的丰盛。
- 玉人:指美丽的女子。
- 元龙:指诗人自谦,表示自己年老。
- 斗印:官印,象征权力和地位。
- 钟期:古代著名的音乐家,寓意有知音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野,元代诗人,字君毅,号山甫,生于今河北省。他的诗风受唐诗影响,情感细腻,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满江红》创作于冬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冬天的寒冷与内心的孤独形成对比,反映了诗人在时光中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满江红》通过描绘寒冷的冬日景象,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开篇以“冻云垂野”引入,渲染出一种惨淡的氛围,紧接着通过“卷地朔风寒彻骨”描绘出冬天的刺骨寒冷,给人一种生机凋零的感觉。此时,诗人将自己置于这幅冬日画卷中,感受着生命的冷酷与无情。
接下来的几句诗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借“美酒千钟,清歌一曲”传达出一种面对困境仍然不放弃享受生活的态度。即使在逆境中,诗人依然能够欣赏席上美丽的女子,表现出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岁月的流逝,“自笑老矣元龙,黄尘两鬓,镜里今非昨”,不仅是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无奈感慨,更是对人生选择的反思。他不愿意追逐权势与名利,只想在平凡中找到自我。最后以“钟期安在”为结,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展现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冻云垂野:描绘了寒冷的云层低垂,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
- 乍乾坤惨淡:天地之间显得灰暗无光,反映出冬日的萧条。
- 冰花飞落:冰花如雨般落下,象征着寒冷的侵袭。
- 卷地朔风寒彻骨:北风卷起,寒气刺骨,感受到了自然的严酷。
- 且把貂裘重着:提醒自己穿上温暖的貂裘,暗示生活的艰辛。
- 美酒千钟,清歌一曲:即使在困境中,诗人仍旧热爱生活。
- 未用伤飘泊:不因漂泊而感到伤感,表现出一种洒脱态度。
- 君看席上,玉人娇胜花萼:席上的美人更胜花瓣,强调美的存在。
- 自笑老矣元龙:自嘲已老,反映对时光的无奈。
- 黄尘两鬓,镜里今非昨:自觉年华已逝,镜中映出的是不同的自己。
- 不愿腰间悬斗印:不追求权势的象征,表现出对名利的淡泊。
- 不愿身骑黄鹤:不想超脱尘世,表达对现实生活的眷恋。
- 非俗非仙,半醒半醉: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既不世俗也不完全超脱。
- 只恐人猜却:担心他人对自己内心的误解。
- 钟期安在,为谁重理弦索:隐喻对知音的渴望,表现出孤独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花飞落”,将冰雪比喻为花,增添了意象的美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子结构上有对仗工整之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复:通过重复“愿”字,强调了诗人的心愿与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严寒的冬日,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生命的反思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人在对比中感受到孤独,最终在对知音的渴望中寻求内心的慰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冻云:象征寒冷与孤寂。
- 貂裘:象征温暖与奢华。
- 美酒:象征生活的享受与情感的寄托。
- 玉人:象征美与爱的向往。
- 钟期:象征知音与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冻云垂野”中的“垂”字意思是: A. 高耸 B. 低垂 C. 逗留 D. 消失
-
诗中提到的“美酒千钟”意指: A. 酒量大 B. 酒质差 C. 酒的种类多 D. 酒的价格高
-
“钟期”在诗中象征: A. 财富 B. 友谊 C. 名声 D. 知音
答案: 1. B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现了对饮酒生活的热爱。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情感深沉。
诗词对比
- 张野的《满江红》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感受,但张野更倾向于冬日的孤独感,而李清照则多表现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思念之情。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元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