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四 广陵旅感》
时间: 2025-01-08 02:31: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其四 广陵旅感
作者: 徐釚 〔清代〕
十里芜城,风景异漫天飞雪。叹半载蹇驴皂帽,空弹长铗。雁字不传云外信,梅花正忆窗前月。望乡关咫尺路偏迷,堪呜咽。画虎志,终消歇。雕虫手,遭摧折。笑寒宵拥被,鹿裘如铁。世态何须防面冷,丈夫原不因人热。看热肠清泪几销磨,英雄血。
白话文翻译:
在十里芜城,风景如同漫天飞舞的雪花。我叹息着经历了半年的艰难时光,犹如一只蹇驴,空有一把长剑却无处施展。雁字传递不了远方的消息,梅花也只能怀念窗前的明月。望着家乡的方向,咫尺之遥却难以找到路,令人痛哭不已。心中想要画虎的志向,却终究消失殆尽。微不足道的技巧,也遭到摧毁。笑对寒冷的夜晚,裹着如铁般的鹿皮大衣。世态冷漠何必防备,真正的男子汉并不依赖他人的热情。看着自己热肠流下的泪水,终于渐渐消磨,心中那份英雄气概。
注释:
- 芜城: 指的是杂草丛生的城池,象征着荒凉。
- 蹇驴: 指行动不便的驴,寓意艰难困苦。
- 雁字: 指大雁的飞行形状,用于比喻书信传递的艰难。
- 梅花: 象征坚韧与高洁,常用来表示思乡之情。
- 画虎: 形容有雄心壮志,但难以实现。
- 鹿裘: 指用鹿皮做的衣服,象征温暖的庇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釚,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国家和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个人遭遇的困苦,风格雄浑而深情。
创作背景:
《满江红 其四 广陵旅感》创作于诗人旅居期间,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反映出清代士人在外漂泊时的孤独与无助。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时的愁苦与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开头以“十里芜城”描绘出一幅荒凉的景象,仿佛在暗示诗人所处环境的艰苦。接着“叹半载蹇驴皂帽,空弹长铗”中,诗人用“蹇驴”比喻自己行动不便,隐喻心中理想的无奈与无力,令人感受到一种压抑的情绪。
随后提到“雁字不传云外信”,表现出对故乡信息的渴望与无奈,“梅花正忆窗前月”则进一步深化了思乡之情,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恰如诗人对故乡的执着回忆。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人世冷暖的感慨,表达出诗人对人情世态的洞察及对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
通过“世态何须防面冷,丈夫原不因人热”,诗人强调了内心的坚韧与不屈,展现出一种豪迈的壮士情怀,尽管经历了诸多磨难,仍然不忘初衷,表现出一种英雄气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里芜城: 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暗示荒凉与无望。
- 叹半载蹇驴皂帽: 表达了对自身困境的叹息,蹇驴象征着被困的状态。
- 雁字不传云外信: 形象地表现出信息无法传递的无奈。
- 梅花正忆窗前月: 梅花的意象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
- 望乡关咫尺路偏迷: 尽管家乡近在咫尺,却因环境而迷失方向。
- 堪呜咽: 体现了痛苦与无奈的情感。
- 画虎志,终消歇: 雄心壮志的破灭,反映出对理想的失落。
- 雕虫手,遭摧折: 对微末才能的无奈与失落。
- 笑寒宵拥被,鹿裘如铁: 表达了在寒冷中保持温暖的决心。
- 世态何须防面冷,丈夫原不因人热: 强调内心的坚韧与不屈。
- 看热肠清泪几销磨,英雄血: 最后总结了尽管眼泪流淌,内心的英雄气概依然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蹇驴”比喻艰难的处境。
- 对仗: “画虎志,终消歇”与“雕虫手,遭摧折”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 梅花和鹿裘分别象征着思乡与坚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理想破灭的无奈以及对人情冷暖的思考,最终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芜城: 象征着荒凉和失落。
- 梅花: 象征思念与高洁。
- 雁字: 传递情感与信息的象征。
- 鹿裘: 象征保暖与温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十里芜城”所指的是? A. 美丽的风景
B. 荒凉的环境
C. 热闹的城镇
D. 乡村田野 -
“画虎志,终消歇”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理想的坚持
B. 理想的破灭与失落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现实的勇敢 -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A. 富贵
B. 思乡与坚韧
C. 快乐
D. 忍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表达对家国的思念与忧虑。
- 《静夜思》 by 李白: 思乡情感的经典表达。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与本诗都表现了思乡之情,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对兄弟的思念,而徐釚则更注重于对故乡的怀念与个人遭遇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