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红梅
作者: 胡瑗 〔明代〕
玉骨冰肌染嫩红,
依依低映粉墙东。
莫教狼藉春泥里,
常伴妆台斗艳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红梅的美丽。梅花如玉般的骨骼和冰一样的肌肤染上了嫩红色,轻轻地映照在东边的粉墙上。不要让它们沾染春天的泥土,应该常常陪伴在妆台上,与其他花朵争奇斗艳。
注释:
- 玉骨:指梅花的枝干,形容如玉一样的坚韧和洁白。
- 冰肌:形容梅花的花瓣洁白而清透。
- 嫩红:形容梅花的颜色,既鲜艳又柔和。
- 依依:形容梅花轻柔地垂挂,似乎在低语。
- 粉墙东:指墙壁是粉色的,梅花在其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
- 狼藉:指杂乱,诗中指春泥的污浊。
- 妆台:指化妆用的台子,象征女子的美丽和妆扮。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梅花自古以来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尤其在寒冬中仍能盛开,更加突显了梅花的独特品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瑗,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诗词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常以花草树木为题,表达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红梅》创作于明代,正值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在观察梅花的美丽与生机时,写下了这首赞美的诗。诗中不仅表现了梅花的外在美,更蕴含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
诗歌鉴赏:
《红梅》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与美丽意象的诗作。开篇的“玉骨冰肌染嫩红”,以“玉”和“冰”的比喻,生动地勾勒出梅花的清冷与高雅。这种美感不仅仅在于色彩的鲜艳,更在于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灵气。接下来的“依依低映粉墙东”,则通过描绘梅花在粉墙映衬下的迷人姿态,增强了诗的画面感,仿佛让人看到了梅花在春日柔和阳光下轻轻摇曳的情景。
诗的后两句则转向对梅花的保护与珍视。“莫教狼藉春泥里”表达了对梅花清净品质的渴望,不希望它们沾染尘世的喧嚣与污秽。而“常伴妆台斗艳容”则暗示梅花应当被珍视和妆点,犹如女子的美丽需要精心打扮。这种结合了自然美与人文关怀的情感,使得整首诗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玉骨冰肌染嫩红:梅花的枝干如玉,花瓣如冰,色彩鲜艳,描写其美丽与洁净。
- 依依低映粉墙东:梅花轻轻摇曳,映在东边的粉墙上,表现出梅花的婉约与柔美。
- 莫教狼藉春泥里:提醒不要让梅花沾染春天的泥土,强调其洁净。
- 常伴妆台斗艳容:梅花应与其他花卉一起盛开,争奇斗艳,象征美丽的生活。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骨冰肌”比喻梅花的清丽高洁。
- 拟人:梅花“依依低映”,给梅花赋予了情感和动作。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赞美梅花的高洁与美丽,表达了对纯洁之物的珍视,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高洁、坚韧和纯净。
- 粉墙:寓意着美好与温暖的生活环境。
- 春泥:象征着世俗的污浊与杂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关于《红梅》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诗中提到梅花的颜色是白色。
- B. 诗中提到梅花不应沾染春泥。
- C. 诗中只描绘了梅花的外形。
-
“玉骨冰肌”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梅花
- B. 玫瑰
- C. 桃花
-
诗中提到的“妆台”暗示了什么?
- A. 梅花应被珍视与装点。
- B. 梅花需要清理。
- C. 梅花在春天盛开。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王安石)
- 《梅花落》 (温庭筠)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坚韧品格的向往。与《红梅》相比,王安石更强调梅花在寒冬中依然盛开的坚强,体现了不屈的精神。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花文化与象征》
- 古典诗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