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游仙诗(一作欧阳炳)》
时间: 2025-01-01 18:05: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赤城霞起武陵春,桐柏先生解守真。
白石桥高曾纵步,朱阳馆静每存神。
囊中隐诀多仙术,肘后方书济俗人。
自领蓬莱都水监,只忧沧海变成尘。
白话文翻译
赤城的霞光升起,武陵的春天来临,桐柏先生解开了守真的秘密。
白石桥高耸,我曾经在那里自由行走,朱阳馆静谧,我常常在那里存神。
囊中藏着许多仙术的秘诀,肘后的书籍能救助世俗之人。
我自领蓬莱都水监的职责,只担忧沧海会变成尘土。
注释
- 赤城霞起:赤城,山名,位于今浙江省天台县北,道教圣地。霞起,形容山中云霞升起的美景。
- 武陵春:武陵,地名,古代传说中的仙境之地。春,指春天的景色。
- 桐柏先生:传说中的仙人,居住在桐柏山。
- 解守真:解开守真的秘密,指领悟了道教的真理。
- 白石桥:传说中的仙境桥梁,象征着高远和超脱。
- 朱阳馆:道教中的修炼场所,象征着静谧和神圣。
- 囊中隐诀:囊中藏着隐秘的仙术秘诀。
- 肘后方书:指随身携带的医书,能够救治世俗之人。
- 蓬莱都水监:道教中的官职,负责管理水域。
- 沧海变成尘:比喻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炯(896-971),字正言,五代宋初文学家,曾任后蜀宰相。他的诗风清新,多写山水田园,也有涉及道教仙境的作品。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道教仙境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忧虑。诗中融合了道教的元素和作者的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仙境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道教仙境为背景,通过描绘赤城、武陵、桐柏山等仙境景象,展现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忧虑。诗中“赤城霞起武陵春”一句,以绚丽的色彩描绘了仙境的美景,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桐柏先生解守真”则表达了作者对道教真理的追求和领悟。后两句“白石桥高曾纵步,朱阳馆静每存神”进一步以仙境的静谧和高远来象征作者内心的宁静和超脱。最后两句“囊中隐诀多仙术,肘后方书济俗人”则展现了作者既有仙术秘诀,又能济世救人的双重身份。结尾“自领蓬莱都水监,只忧沧海变成尘”则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忧虑和对仙境的坚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赤城霞起武陵春:描绘了赤城山的霞光和武陵的春天,象征着仙境的美景。
- 桐柏先生解守真:桐柏先生是传说中的仙人,解守真指领悟了道教的真理。
- 白石桥高曾纵步:白石桥象征着高远和超脱,曾纵步表示作者曾经在那里自由行走。
- 朱阳馆静每存神:朱阳馆是道教的修炼场所,静谧的环境让作者常常在那里存神。
- 囊中隐诀多仙术:囊中藏着隐秘的仙术秘诀,展现了作者的仙人身份。
- 肘后方书济俗人:随身携带的医书能够救治世俗之人,体现了作者的济世情怀。
- 自领蓬莱都水监:自领道教官职,负责管理水域,象征着作者的仙人职责。
- 只忧沧海变成尘: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忧虑,沧海变成尘比喻世事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赤城霞起”比喻仙境的美景,“白石桥高”比喻高远和超脱。
- 象征:如“朱阳馆静”象征静谧和神圣,“囊中隐诀”象征仙术秘诀。
- 对仗:如“赤城霞起武陵春”与“桐柏先生解守真”,“白石桥高曾纵步”与“朱阳馆静每存神”。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忧虑。通过描绘仙境的美景和作者的仙人身份,展现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仙境的渴望。同时,通过“只忧沧海变成尘”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忧虑,体现了作者对仙境的坚守和对世俗的超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城霞起:象征仙境的美景,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 武陵春:象征春天的生机和仙境的神秘。
- 桐柏先生:象征仙人的智慧和道教的真理。
- 白石桥高:象征高远和超脱,代表作者的仙人身份。
- 朱阳馆静:象征静谧和神圣,代表作者的修炼场所。
- 囊中隐诀:象征仙术秘诀,代表作者的仙人身份。
- 肘后方书:象征济世救人,代表作者的济世情怀。
- 蓬莱都水监:象征仙人职责,代表作者的仙人身份。
- 沧海变成尘:象征世事变迁,代表作者对世事无常的忧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赤城霞起”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赤城山的霞光 B. 武陵的春天 C. 白石桥的高耸 D. 朱阳馆的静谧
-
“桐柏先生解守真”中的“解守真”指的是什么? A. 解开守真的秘密 B. 守卫真理 C. 领悟道教的真理 D. 守护仙境
-
“白石桥高曾纵步”中的“白石桥”象征什么? A. 高远和超脱 B. 静谧和神圣 C. 仙术秘诀 D. 济世救人
-
“囊中隐诀多仙术”中的“囊中隐诀”指的是什么? A. 隐秘的仙术秘诀 B. 随身携带的医书 C. 仙人职责 D. 世事变迁
-
“只忧沧海变成尘”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仙境的向往 B. 对世俗的忧虑 C. 对世事变迁的忧虑 D. 对仙境的坚守
答案:
- A
- C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描绘了庐山的美景和仙境的神秘,与本诗有相似的仙境主题。
- 王维《山居秋暝》:以山水田园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超脱世俗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本诗:都描绘了仙境的美景,但李白的《庐山谣》更多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仙境的向往,而本诗则更多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忧虑和对仙境的坚守。
- 王维《山居秋暝》与本诗:都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但王维的《山居秋暝》更多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而本诗则更多地展现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欧阳炯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和文学价值。
- 《中国道教文化》:介绍了道教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理解诗中的道教元素和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