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献玉频年命未通,穷秋成病悟真空。
笑看朝市趋名者,不病那知在病中。
白话文翻译:
这一生献上玉石,然而命运却未能通达。
在这穷秋时节,因病而领悟了真空的道理。
我笑看朝市上那些追逐名利的人,
若不是生病,又怎能理解病中的真谛呢?
注释:
- 献玉:用玉石来比喻自己的才华或理想,表示自己对理想的追求。
- 频年:指多年来。
- 未通:没有通达、没有实现。
- 穷秋:深秋的时节,用以渲染一种凋零的感觉。
- 悟真空:领悟到一种空灵无物的境界,可能暗指一种超然的思想状态。
- 朝市:早市,指人们交易的市场,象征名利场。
- 趋名者:追逐名声和地位的人。
- 不病:没有生病。
典故解析:
“真空”这一概念在道教和佛教中都有涉及,常用来形容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意味着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对外物的无所依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畅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其诗歌常反映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受到挫折、遭遇困境之时,他通过生病的体验,反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对追逐名利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观察与批判。
诗歌鉴赏:
《下第后病中》是一首深刻反映人生哲理的古诗。诗人在经历了多年的努力却未能实现理想、在穷秋时节因病而领悟到“真空”的境界时,表现出了一种超然的态度。诗中的“献玉频年命未通”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奋斗的无奈与失落,而“穷秋成病悟真空”则展现了他在病痛中领悟到的生命真谛。这种从痛苦中获得的领悟,表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薄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最后的“笑看朝市趋名者”,则是对那些追逐名利、沉迷于世俗纷争的人们的一种讽刺,强调“病中”的感悟让人们更加真实地理解生活。整首诗意蕴深厚,情感真挚,既有对自身经历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献玉频年命未通”:诗人表达自己多年来努力追求理想,却未能如愿的失落感。
- “穷秋成病悟真空”:在秋天的萧瑟中,因病而领悟了生命的空灵与无常。
- “笑看朝市趋名者”:以一种超然的态度观看那些追名逐利的人,表现出对世俗的蔑视。
- “不病那知在病中”:强调只有经历痛苦,才能理解生命的深意。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献玉”象征才华与理想,形成鲜明的对比。
- 反问:通过“不病那知在病中”引发读者思考。
- 对比:病与健康、追名与悟道的对比,突出主题。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强调经历困境与痛苦的重要性,倡导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玉:象征才华、理想与追求。
- 秋:象征生命的凋零与无常。
- 病:代表痛苦与领悟,反映出人生的真谛。
- 朝市:象征名利与世俗的纷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献玉频年命未通”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 A. 哀伤
- B. 喜悦
- C. 绝望
- D. 愤怒
-
诗中的“真空”主要指什么?
- A. 物质的空缺
- B. 心灵的宁静
- C. 社会的冷漠
-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陆畅的《下第后病中》和王维的《鸟鸣涧》都表达了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但陆畅侧重于对名利的批判与超然态度,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自然与心灵的和谐。两者在意境上虽有不同,但都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