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时间: 2024-12-29 19:34:08

一日清欢何往,十年旧事重拈。

细风斜日到江南。

春满平湖潋滟。

黄简手题龙篆,绿舆前控鸾骖。

玉清真軿署仙衔。

列职灵台书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
作者: 吕岩 〔唐代〕

一日清欢何往,十年旧事重拈。
细风斜日到江南,春满平湖潋滟。
黄简手题龙篆,绿舆前控鸾骖。
玉清真軿署仙衔,列职灵台书监。


白话文翻译:

一天的欢愉去向何方?十年前的旧事又重新提起。
细风轻拂,斜阳洒在江南,春天的气息满溢在平湖上荡漾。
用黄纸写下的龙篆字迹,绿色的车前牵引着华丽的神兽。
在玉清的真軿上,神仙的职位与灵台的书监都已列齐。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欢:清淡的欢乐,指快乐的时光。
  • 重拈:重新提起或回忆。
  • 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 黄简:用黄纸书写的文书。
  • 龙篆:古代书法的一种,形状如龙。
  • 绿舆:绿色的车,古代的华丽马车。
  • 鸾骖:神话中的神兽,象征吉祥。
  • 玉清:道教中的一个境界,表示清净无为。
  • 真軿:指神仙所乘的车。
  • 灵台书监:道教中负责记录的职官。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及的“玉清”与“灵台”均为道教中的重要概念,象征着神秘和超脱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岩,唐代诗人,号称“吕洞宾”,为道教的八仙之一,以其诗歌和道教思想闻名。他的作品多表达对自然、人生的思考及对道教思想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吕岩的隐居生活期间,他常常在江南游历,借以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及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西江月》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对过去的追忆。诗的开头“一日清欢何往”以疑问句引入,展现了诗人对短暂欢乐的惋惜和追问。接着“十年旧事重拈”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过去的难忘。同时,诗中描绘了江南的春色,细风、斜阳、平湖的意象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在下半部分,诗人通过“黄简手题龙篆,绿舆前控鸾骖”进一步引入了道教文化的元素,表达了他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与追求。最后两句“玉清真軿署仙衔,列职灵台书监”,不仅展现了道教的神秘,也反映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渴望,表达了他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理想。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思想交融,给人一种既美丽又沉思的感受,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日清欢何往:一天的快乐去向何处,表达对欢乐时光的怀念。
  2. 十年旧事重拈:十年前的往事再次提起,强调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珍贵。
  3. 细风斜日到江南:描绘江南的春日细腻的风光,给人以温暖和宁静之感。
  4. 春满平湖潋滟:春意盎然,湖面波光粼粼,渲染出自然的美丽。
  5. 黄简手题龙篆:用黄纸书写龙形篆字,体现了古代文化的深厚。
  6. 绿舆前控鸾骖:绿色的车前牵引着吉祥神兽,展现一种神秘和华丽的氛围。
  7. 玉清真軿署仙衔:在道教中,真軿代表着神仙的车,象征着高远的追求。
  8. 列职灵台书监:道教职官的排列,体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敬仰。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有许多对仗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自然景象和道教文化元素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快乐时光的追忆与对自然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超脱的向往,展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南:象征着温婉、柔和的自然环境。
  • :代表生机与希望。
  • 黄简、龙篆:象征文化传承与古代文人的风范。
  • 绿舆、鸾骖:象征着美好与吉祥。
  • 玉清、真軿:代表道教的理想境界与超脱的生活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清欢”指的是什么?

    • A. 快乐的时光
    • B. 清澈的水
    • C. 自然的景色
  2. “黄简手题龙篆”中的“龙篆”是指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书法
    • C. 一种乐器
  3. 诗人对江南的描写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伤感
    • B. 喜悦
    • C. 无奈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对时光流逝与国家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吕岩的《西江月》与李白的《将进酒》:两首诗都通过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人生哲学,但吕岩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描写和对道教的向往,而李白则表现出更为豪放的生活态度和对饮酒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吕岩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这份内容涵盖了《西江月》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