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颂·良耜》
时间: 2024-10-16 15:38: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畟畟良耜,俶载南亩。
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饟伊黍。
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
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获之挃挃,积之栗栗。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杀时犉牡,有捄其角。
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农耕的繁忙场景和丰收的喜悦。良好的农具在南方的田地上耕作,播种着各种谷物,丰盈的成果在仓库里等待着。有人来观看农忙的场面,带着筐子来到田间,享用着美味的黍米。农人们头戴斗笠,手握镰刀,忙着收割荼蓼(野草)。随着荼蓼的枯萎,黍和稷(两种谷物)则茁壮成长。收获的成果堆积如山,丰盈的粮食让人心情愉悦。田野的高墙像城墙般坚固,田畴像梳子般整齐。这一切的丰收使得百家百户都充盈着生活的安宁,妇女和孩子们都能安居乐业。在收获的季节,农夫们更是忙于捕捉野兽,手中紧握着它们的角,仿佛在延续着古人的智慧和传统。
注释:
- 畟畟:形容整齐的样子。
- 良耜:好的农具,指的是耕作的工具。
- 南亩:南方的田地。
- 播厥百谷:播种各种谷物。
- 瞻女:指前来观看的女子。
- 黍:一种谷物,指黍米。
- 荼蓼:一种野草,象征着杂草。
- 挃挃:形容丰盈的样子。
- 栗栗:形容堆积的颗粒状。
- 崇如墉:形容高大如城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此诗作者不详,属于《周颂》中的一篇,代表了西周时期的农耕文化和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在先秦时期,农业是社会的基础,农耕的繁忙和丰收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周颂·良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古人在农业生产中的辛勤与智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宁与繁荣。
诗歌鉴赏:
《周颂·良耜》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耕诗。诗中通过描绘农民的耕作场景,展现了他们辛勤劳作的身影和丰收的喜悦。开篇的“畟畟良耜”便以一种整齐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诗人描绘了播种、收割的过程,细致入微地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播厥百谷,实函斯活”一句,强调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谷物的丰盈不仅是物质的富足,更是人们生活的希望。诗中提及的“妇子宁止”,展现了农业繁荣带来的家庭安定,反映出古人对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从耕作到收获,再到家庭的安宁,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循环,显示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传承。此诗不仅仅是对农业的赞美,更是对人类勤劳与智慧的颂扬,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和谐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整齐的农具在南方的田地上耕作。
- 播厥百谷,实函斯活:播种各种谷物,丰盈的成果等待着人们。
- 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饟伊黍:有人前来观看,带着筐子,享用田间的黍米。
- 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农人戴着斗笠,挥动镰刀,收割杂草。
- 荼蓼朽止,黍稷茂止:杂草枯萎,谷物茁壮成长。
- 获之挃挃,积之栗栗:收获的成果丰盈,粮食堆积如山。
-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田畴像城墙般高,整齐如梳子。
- 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丰收使百家百户都安宁幸福。
- 杀时犉牡,有捄其角:捕捉野兽,手中紧握它们的角。
- 以似以续,续古之人:延续古人的智慧与传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农田比作城墙,体现了丰收的壮阔。
- 排比:多次使用“其”字,增强诗的节奏感。
- 拟人:农作物被赋予生长的生命力,体现了自然的力量。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农耕的景象,强调了农业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丰收和安宁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古代劳动者的辛勤与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良耜:象征着农耕的工具与智慧。
- 黍:象征着丰收和富足。
- 荼蓼:象征着艰苦与杂草,但也代表着自然的循环。
- 百室:象征着家庭的繁荣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良耜”指的是什么?
- A. 农具
- B. 食物
- C. 牲畜
-
诗中“其崇如墉”的意思是?
- A. 田地高大如城墙
- B. 房屋高大
- C. 树木高大
-
诗中提到的“妇子宁止”反映了什么?
- A. 家庭安宁
- B. 农田的丰收
- C. 自然的和谐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诗经·国风·周南·关关雎鸠》
- 《唐诗·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关关雎鸠》:同样描绘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美。
- 《静夜思》:虽主题不同,但都在情感上展现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诗经》与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 《先秦文学史》
- 《中国农耕文化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