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太上人之四明
胜地称三佛,佳山指四明。
雁飞江雨歇,龙蛰海潮平。
见客无多论,看云或动情。
有人问梅叟,为说似浮萍。
白话文翻译:
这片胜地被称为“三佛”,美丽的山峰指向“四明”。大雁飞过,江水在雨后平静下来,龙在海底隐伏,潮水也恢复了平静。我见到的朋友不多,闲聊时看云,或许也会动情。有人问梅叟,他则说自己如同浮萍一般。
注释:
- 胜地: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 三佛: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佛教圣地或山。
- 四明:通常指的是四明山,位于浙江省。
- 雁飞:指大雁飞翔,象征着迁徙与旅程。
- 龙蛰:龙在海中静卧,象征着宁静与沉寂。
- 浮萍:浮萍是一种生长在水面上的植物,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
典故解析:
- 三佛和四明的具体指向尚无确切的历史记载,但它们常常被用来象征名山大川。
- 浮萍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比喻人的漂泊与无根,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元代著名诗人,字子文,号白云山人,擅长诗词、绘画。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冕送别一位高人,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开篇“胜地称三佛,佳山指四明。”通过地名的引用,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表现了作者对优美环境的赞美与向往。接下来的“雁飞江雨歇,龙蛰海潮平。”则将自然景象与心境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传达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见客无多论,看云或动情。”在这句中,诗人通过与友人相聚的场景,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最后一句“有人问梅叟,为说似浮萍。”不仅是对梅叟身份的自谦,更是对自己漂泊人生的感慨,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性。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表象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胜地称三佛,佳山指四明。
诗人首先通过地名的描绘,营造出一幅优美的自然景象,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
雁飞江雨歇,龙蛰海潮平。
大雁在飞翔,江水因雨后而变得平静,龙在海底隐伏。这里的意象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状态。 -
见客无多论,看云或动情。
诗人感叹与友人相聚的时光,尽管人不多,但在看云时却生出情感,暗示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 -
有人问梅叟,为说似浮萍。
最后以梅叟自谦,浮萍象征漂泊,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叟比作浮萍,表现出漂泊无根的生活状态。
- 对仗:如“雁飞江雨歇,龙蛰海潮平”,对仗工整,体现诗人语言的美感。
- 拟人:云被赋予情感,使得自然景象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向往,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佛:象征神圣与静谧之地。
- 四明:代表着自然的美丽与壮丽。
- 雁:象征着旅途与归属。
- 云:象征着变化与情感的流动。
- 浮萍:象征着漂泊与无根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三佛”是指什么?
A. 一种佛教信仰
B. 地名
C. 诗人的朋友 -
“龙蛰海潮平”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A. 热闹的海面
B. 宁静的海底
C. 大雨倾盆 -
诗中“浮萍”象征着什么?
A. 安定的生活
B. 漂泊与无根
C. 快乐的心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王冕的《送太上人之四明》和李白的《庐山谣》均描绘了自然美景,但王冕的诗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李白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与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