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寺
王冕
山灵本是爱山农,
况是登临重复重。
海水浮来多怪石,
云霄上接有高松。
忘情浅浅溪中鸟,
不雨深深洞底龙。
带甲如今满天地,
烟霞合此寄高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山的灵气本是爱好农田的人所钟情,更何况是登高望远的游人。海水涌来的时候,奇怪的石头映入眼帘;云霄之上,高松直插天际。溪水中鸟儿忘情地歌唱,而深幽的洞穴里却有龙藏匿。不知何时,铠甲已覆盖天地,烟霞之间寄托了我高远的追求与理想。
注释:
- 山灵:指山中的灵气或神灵,象征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 重复重:形容登高的过程,重重叠叠,感受多样的风景。
- 怪石:形容海水中出现的奇特石头,象征自然的奇妙。
- 云霄:指天空或高空,表示高远的地方。
- 忘情:指不计较情感的自由状态。
- 带甲:可能指战争或武器,也可引申为一些束缚或障碍。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带甲”可与古代战士的形象联系,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束缚与责任。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生哲学,表达了作者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冕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生活在元代初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王冕的游历中,可能是在临江寺游玩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王冕的《临江寺》以其深刻的自然描绘和哲理思考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灵气的山水世界。全诗通过对景物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思考。开篇“山灵本是爱山农,况是登临重复重”,将山与人相联系,强调了自然与人类情感的紧密相连。诗中“海水浮来多怪石”描绘了海的奇特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神秘与变化。接着,作者将高松和溪中鸟的形象交错,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仿佛在呼唤人们放下心中的负担,享受生命的每一刻。
诗的后半部分则显现出一种哲理的深刻,“带甲如今满天地,烟霞合此寄高踪”,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责任与羁绊,但同时又不失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王冕用烟霞作为理想的寄托,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追求,给人以启示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灵本是爱山农:强调山的灵气和人类的亲密关系。
- 况是登临重复重:指登高而望的过程,强调自然的丰富。
- 海水浮来多怪石:描绘海的奇特景象,暗示变化无常。
- 云霄上接有高松:高松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忘情浅浅溪中鸟:鸟儿的歌唱象征自由与无忧。
- 不雨深深洞底龙:洞中藏龙,暗示潜在的力量与可能性。
- 带甲如今满天地:表达生活中的重担与责任。
- 烟霞合此寄高踪:用烟霞寄托理想,体现追求的高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人生哲理,增强了诗意。
- 拟人:鸟儿“忘情”,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忘情浅浅”与“不雨深深”,形成对比美。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自然的美与人生的哲理,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山灵:象征自然的灵气,代表生机与活力。
- 怪石:象征自然的奇特,体现变化与神秘。
- 高松: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高度。
- 溪中鸟:象征自由与无忧的生活状态。
- 带甲:象征生活的责任与束缚。
- 烟霞:象征理想与追求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山灵”指的是什么? a) 山的灵气
b) 农田
c) 人类 -
“忘情浅浅溪中鸟”中的“忘情”指的是什么状态? a) 忘记烦恼
b) 忘记生活
c) 忘记朋友 -
“带甲”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由
b) 责任与束缚
c) 理想
答案:
- a) 山的灵气
- a) 忘记烦恼
- b) 责任与束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瞑》
诗词对比:
- 比较王冕的《临江寺》和王维的《山居秋瞑》,两者都描绘了山水之美,但王维的诗更注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哲理,而王冕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联系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冕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