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李十五
王昌龄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白话文翻译:
送别李十五,感到离愁别恨深重,江面上空中秋云渐渐升起。
天长地远,似乎没有隔断,月影投在寒冷的水面上。
注释:
- 怨别:对离别的怨恨与感伤。
- 秦楚:指秦国与楚国,古代中国的两个重要地区,常用以表示相隔遥远。
- 秋云:秋天的云,象征着忧郁的情绪。
- 杳:遥远,深远的样子。
- 无隔:没有间隔,表示距离的遥远。
- 月影:月亮的影子,常用来象征思念和孤独。
- 寒水:指江水的寒冷,增强离愁别恨的氛围。
典故解析:
“秦楚”作为古代的地名,常被用来表示两地相隔遥远,情感上的隔阂。在古代诗词中,月亮和水的意象常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和孤独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年-759年),字少伯,号季凌,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和古体诗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战争、离别和自然景色,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
《送李十五》写于王昌龄送别朋友李十五之际。此时正值秋天,诗人心中充满了离愁别恨,因而在优美的自然景象中流露出深深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送李十五》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送别时的深情与忧伤。首句“怨别秦楚深”,一开篇就将情感的深度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不仅在送别朋友,更是在诉说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接下来的“江中秋云起”,秋天的云彩在江面上浮现,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暗示着离别的沉重。最后两句“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天与地的无尽与隔阂,月影在寒水中摇曳,象征着那份永恒的牵挂与思念。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王昌龄高超的诗歌艺术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怨别秦楚深”:表达对分离的深切感受,秦楚象征着遥远的距离。
- “江中秋云起”:描绘了秋天的云,代表着忧愁的心情。
- “天长杳无隔”:强调了时间的延续与空间的遥远,感叹离别的无奈。
- “月影在寒水”:月亮的影子映在冰冷的水面上,象征着对朋友的思念和孤独。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怨别”与“秋云”,形成语音上的和谐,增强诗的韵律感。
- 意象:月影和寒水相结合,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离别时的悲伤与思念,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情感深度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怨别:象征着离愁别恨的心情。
- 秋云:象征着秋天的寂寥与忧伤。
- 月影:象征着思念与孤独,月亮常常在古诗中作为思念的象征。
- 寒水:象征着情感的冷淡与孤独,增强了诗歌的忧伤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怨别”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愤怒
C. 悲伤
D. 无所谓 -
诗中的“秦楚”指代了什么? A. 两个地区
B. 两个国家
C. 两个朋友
D. 两个季节 -
诗人用“秋云”来象征什么? A. 兴奋
B. 忧伤
C. 快乐
D. 激动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王昌龄的《送李十五》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思念与孤独的情感,但表现方式各有不同。王昌龄通过自然景象来烘托情感,而李白则通过对月的直接描写来表达思念之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昌龄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