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偃息团*玩宝窥》

时间: 2025-01-09 15:40:10

偃息团*玩宝窥。

目无疵。

涤除玄览似婴儿。

正容仪。

欲问今宵何处也。

赴仙期。

满船空载月明归。

上瑶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偃息团玩宝窥。目无疵。
涤除玄览似婴儿。正容仪。
欲问今宵何处也。赴仙期。
满船空载月明归。上瑶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悠闲的场景,作者静静地坐着,玩弄着宝物,眼神清澈没有瑕疵,内心如同刚出生的婴儿一样纯净。想要询问今夜的去处,正准备赴约仙界。满船的月光照耀着,带着他回到瑶池。

注释

  • 偃息:指的是安静地休息或放松。
  • 团玩:指玩弄、把玩。
  • 目无疵:眼神清澈,没有污点。
  • 涤除:洗净、清除。
  • 玄览:指深奥的观赏或观察。
  • 婴儿:这里用来比喻纯真、无邪。
  • 赴仙期:前往约定的仙界。
  •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常用来象征美好、安宁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侯善渊,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多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仙境的向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理想中的生活和仙境,表达了逃避现实、追求自由与美好生活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杨柳枝·偃息团玩宝窥》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偃息团玩宝窥”,描绘了一个闲适的姿态,诗人似乎在享受着自己的小世界。接着“目无疵”,则强调了内心的纯净与宁静,正如婴儿般无邪。这样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好,似乎在告诉我们,内心的清澈与安宁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

“欲问今宵何处也,赴仙期”则转向了对未来的期望,诗人渴望与仙界相会,展现了对超脱现实的追求。最后一句“满船空载月明归,上瑶池”则将这份理想化的归宿感与自然美完美结合,月光照耀下的瑶池象征着诗人向往的理想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偃息团玩宝窥:诗人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玩味着宝物,表现出一种闲适与愉悦。
  2. 目无疵:眼神如同清澈的水,暗示诗人内心的纯净与无暇。
  3. 涤除玄览似婴儿:将内心的复杂情绪都洗净,回归到最初的纯真状态。
  4. 正容仪:心态端正,表明一种庄重的态度。
  5. 欲问今宵何处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疑问与期待。
  6. 赴仙期:渴望前往理想的仙境,追求超脱的生活。
  7. 满船空载月明归:意象鲜明,月光洒在船上,象征着纯洁与宁静。
  8. 上瑶池:最终归宿的象征,隐喻理想的实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目无疵”比作清澈,突出内心的纯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意象:月明、瑶池等意象,富有象征意义,传达理想与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一种脱离现实的美好幻想,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财富与美好,代表诗人对生活的珍视。
  • 月明:象征清澈与宁静,传达一种理想的情感状态。
  • 瑶池:理想的归宿,象征着诗人向往的美好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目无疵”意思是: A. 眼睛有缺陷
    B. 眼神清澈无暇
    C. 眼神模糊
    D. 眼睛疲惫

  2. “赴仙期”中“仙”指的是: A. 普通人
    B. 仙人
    C. 动物
    D. 自然

  3. 诗的最后一句“满船空载月明归”中,船上载着什么? A. 财富
    B. 月光
    C. 食物
    D. 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与理想生活的结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光表达思乡情,体现出对家人的思念。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传达情感,具有相似的主题。

参考资料

  • 朱自华,《元代诗词选》
  • 王国维,《人间词话》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