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

时间: 2025-01-10 01:50:09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杨柳枝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炀帝行宫汴水滨,
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
飞入宫墙不见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炀帝的行宫位于汴水边,几株残败的柳树在春天的阳光下显得无比凄凉。傍晚时分,春风吹起,花瓣如雪般纷纷飘落,飞入宫墙之内,却看不到宫中人影。


注释:

字词注释:

  • 炀帝: 指隋朝的炀帝杨广,统治时期以奢华和暴政著称。
  • 行宫: 指皇帝出巡时所住的临时宫殿。
  • 汴水: 即汴河,古代的一条重要水道。
  • 残柳: 指枯萎或不再繁茂的柳树,象征衰败。
  • 不胜春: 无法承受春天的生机,暗含柳树的凋零。
  • 晚来风起: 指傍晚时分,风开始吹拂。
  • 花如雪: 比喻花瓣纷飞的景象,形容花朵飘落的美丽。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炀帝和汴水,反映了历史上隋炀帝奢侈的生活和对民众的压迫,诗人通过环境描写与情感的对比,展现了一个盛世下的孤寂与萧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诗人,以擅长五言诗和古文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人生哲理,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

《杨柳枝》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在诗中通过描写柳树的凋零、花瓣的飘落,寓意政治上的衰败与个人的孤独。


诗歌鉴赏:

《杨柳枝》是一首充满凄凉与孤寂感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政治腐败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首句提到的“炀帝行宫”即暗示了这个地方的历史背景,炀帝的奢华与暴政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痛苦记忆。接着“数株残柳不胜春”一句,通过柳树的凋零,表现春天生机的对比,隐喻了时代的衰败与无奈。

“晚来风起花如雪”则描绘了傍晚时分,春风吹拂,花瓣如雪般飘落的景象,既美丽又带有一丝悲凉。最后一句“飞入宫墙不见人”,则将人和自然的对比推向高潮,宫殿内的孤寂与外界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帝王生活的讽刺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练而富有意境,所用的意象鲜明,情感深邃,是刘禹锡诗歌艺术的成功体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炀帝行宫汴水滨: 直指历史背景,设定在帝王的行宫,地点具有历史意义。
  2. 数株残柳不胜春: 柳树的残败暗示了春天的无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无奈感。
  3. 晚来风起花如雪: 描绘傍晚景象,春风起时花瓣飘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之美。
  4. 飞入宫墙不见人: 结尾反转,通过宫墙的封闭感传递孤独,暗示宫廷的冷清。

修辞手法:

  • 比喻: “花如雪”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花瓣飘落的景象。
  • 对仗: “晚来风起”与“飞入宫墙”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意境。
  • 拟人: 通过柳树“残”来传递情感,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情感基调是悲凉而清新,透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柳: 象征衰败与孤独,代表着逝去的春天与美好。
  • : 代表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是短暂的象征。
  •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带走了春天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炀帝”是哪一朝代的皇帝?

    • A. 唐代
    • B. 隋代
    • C. 汉代
    • D. 宋代
  2. 诗中“数株残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兴奋
    • B. 希望
    • C. 凄凉
    • D. 快乐
  3. “花如雪”这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夸张
    • D. 对仗

答案: 1-B,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与对国家的忧虑,与《杨柳枝》中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形成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则更侧重于历史的追忆与个人的豪情,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刘禹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