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时间: 2025-01-08 21:07: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蓦山溪
谭处端 〔元代〕
修行锻炼,休觅婴和姹。
认取本元初,起尘埃须除莫惹。
常生正觉,宜向触来看,
绝人情,去浮嚣,俗事般般舍。
长行坦荡,闲里调和假。
空里做真修,恁清清泠泠脱洒。
日中静损,真正合虚无,
乐逍遥,趣闲闲,步步无生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修行者在锻炼身心时不必追求世俗的温柔和亲密。要认清自己的本质,去掉那些会引起纷扰的尘埃。时常保持正觉,应该从外界的触动中观察,摆脱人情世故,抛开浮华杂事。行走间要心境宽广,闲适中要调和心态。要在空灵中进行真正的修炼,保持清澈和洒脱。白昼静谧,真正合于虚无,享受逍遥自在的生活,步步皆无生之感。
注释
- 婴和姹:婴指婴儿,和姹指温柔和亲密的情感。在此指修行者不必追求这些。
- 本元初:指人的本性和本质。
- 尘埃:比喻心中的杂念和世俗的干扰。
- 正觉:指真实的觉悟,明白事物的本质。
- 浮嚣:指世俗的喧嚣和纷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谭处端是元代著名的道士和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诗歌作品流传于世。他的作品多反映道教思想,强调内心的修行与清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元代社会动荡之时,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强调修行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蓦山溪》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修行者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诗中通过对浮华世事的摒弃,表达了对真实自我的认知与回归。诗人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宁静的修行境界。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厚的道理,强调了对内心的反思与超脱。通过对“尘埃”的去除,诗人提醒修行者要保持心灵的纯净,以达到真正的觉悟。整首诗在意境上追求清新脱俗,语言简洁而富有节奏感,给人以心灵的洗礼与升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修行锻炼,休觅婴和姹:修行者不要追求世俗的温情。
- 认取本元初,起尘埃须除莫惹:要认清自己的本质,去除心中的杂念。
- 常生正觉,宜向触来看:保持觉悟,从外界观察事物。
- 绝人情,去浮嚣,俗事般般舍:摆脱人情和浮华,抛弃世俗的烦恼。
- 长行坦荡,闲里调和假:行走间心境宽广,闲适中保持和谐。
- 空里做真修,恁清清泠泠脱洒:在空灵中进行真实的修炼,保持清澈。
- 日中静损,真正合虚无:在白昼的宁静中,与虚无合一。
- 乐逍遥,趣闲闲,步步无生也:享受逍遥自在的生活,步步皆无生之感。
-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如“尘埃”)、对仗(如“乐逍遥,趣闲闲”),增加了诗的韵律感和深邃感。
-
主题思想:强调内心修行的重要性,倡导抛弃世俗的浮华,追求真实的自我与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 尘埃:象征心中的杂念,影响修行。
- 空:象征一种清净的状态。
- 逍遥:象征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婴和姹”主要指什么?
a) 温柔的情感
b) 童年回忆
c) 亲情
答案:a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去浮嚣,俗事般般舍”意在强调修行者应该__。
答案:抛弃世俗的纷扰。
-
判断题:诗人认为修行者应该追求世俗的温暖与亲密。
答案: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蓦山溪》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意境上有相通之处,均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修行的过程,而后者则是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的修行思想研究》
- 《道教与文学的交融》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蓦山溪》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