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时间: 2025-01-04 09:47:15

得得无修。

无惑无求。

放心闲、无喜无忧。

逍遥自在,云水闲游。

趣空中玄,玄中妙,妙中幽。

落魄婪耽,垢面蓬头。

恣陶陶、真乐歌讴。

随缘一饱,真个风流。

这般来无,无来由,有来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得得无修。无惑无求。放心闲无喜无忧。逍遥自在,云水闲游。趣空中玄,玄中妙,妙中幽。落魄婪耽,垢面蓬头。恣陶陶真乐歌讴。随缘一饱,真个风流。这般来无,无来由,有来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清闲自在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没有修饰的生活,没有烦恼与欲望,心里安宁,既没有欢喜也没有忧愁。逍遥自在地游览在云水之间,趣味在空灵中,奥妙在玄妙中,幽深在奥妙之内。即使落魄、邋遢,也自得其乐,纵情歌唱。随缘而活,随缘而食,这才是真正的风流。这种状态,没有特定的来历,没有特定的原因,但又确实是有其缘由。

注释:

  • 得得无修:指一种简单、不加修饰的状态。
  • 无惑无求:没有困惑,没有追求。
  • 放心闲:心中安宁、悠闲。
  • 逍遥自在:形容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 趣空中玄:趣味在空灵的境界中。
  • 妙中幽:奥妙之中有幽深之意。
  • 落魄婪耽:意指虽然生活困顿,但仍沉迷于乐趣。
  • 恣陶陶真乐歌讴: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欢歌唱和。
  • 随缘一饱:随缘而活,随意满足生活需求。
  • 真个风流:真正的洒脱风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处端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行香子”是元代常见的词牌名,诗人在创作这首词时,可能受到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困顿的影响,从而表达出一种对自由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行香子》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得得无修”句开篇便点明了对自然状态的推崇,强调了生活的简单与真实。没有复杂的情感纠葛,诗人选择了“无惑无求”的人生哲学,体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洒脱。

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逍遥自在的画面,“云水闲游”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一种心境的写照。随后,诗句“趣空中玄,玄中妙,妙中幽”深入探讨了生活的奥义,表现出一种深邃而又幽静的哲思。

尽管诗人提到“落魄婪耽,垢面蓬头”,但他并不在意外在的形象,反而在这种落魄中找到了真正的乐趣,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随缘一饱,真个风流”更是强调了随性而活、随缘而食的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生命本质的深思,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得得无修:强调简单的生活状态。
  2. 无惑无求:表明内心的宁静。
  3. 放心闲无喜无忧:心中无挂碍,生活随意。
  4. 逍遥自在,云水闲游:描绘自由自在的生活场景。
  5. 趣空中玄,玄中妙,妙中幽:探讨生活的深邃和奥妙。
  6. 落魄婪耽,垢面蓬头:即使生活艰难也不失乐趣。
  7. 恣陶陶真乐歌讴:尽情享受生活乐趣。
  8. 随缘一饱,真个风流:强调随性而活的智慧。
  9. 这般来无,无来由,有来由:探讨生活状态的起源,既无固定来源又有其道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状态与自然景象相比较,增强表现力。
  • 对仗:如“无喜无忧”与“随缘一饱”,形成对称美。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表现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一种简单、自在的生活,强调对物质欲望的超越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云水:象征自由与自然,体现诗人随性而游的态度。
  2. 落魄:即使身处困境,也能找到快乐。
  3. 风流:表现洒脱、自然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无惑无求”是什么意思?

    • A. 有许多烦恼
    • B. 没有困惑和追求
    • C. 追求名利
    • D. 非常忧愁
  2. 诗人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落魄?

    • A. 认为生活无趣
    • B. 依然找到乐趣
    • C. 感到失落
    • D. 渴望改变
  3. 诗中描绘的生活状态是:

    • A. 充满动荡
    • B. 安静自在
    • C. 忙忙碌碌
    • D. 追求名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定风波》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较,李白强调豪放与饮酒的快意,而谭处端则更注重心灵的闲适与自在,展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谭处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