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时间: 2025-01-19 18:16: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香子
作者:杨慎 〔明代〕
秋色萧萧。秋气寥寥。渐江头露草萋萋,霜枫槭槭,风柳条条。
望水茫茫,舟泛泛,橹摇摇。虫语要要,蝶梦飘飘。
问家山蚕崖渺渺,鱼波寂寂,雁阵嘹嘹。
但月溶溶,烟漠漠,路迢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秋风渐起,江边的露草开始枯萎,霜打过的枫树显得愈加红艳,柳条在风中轻轻摇曳。远处的水面一片茫然,小舟轻轻漂浮,橹声轻响,虫鸣声隐约可闻,蝴蝶在梦中飘舞。遥望家乡的山峦,蚕茧藏于深渊,鱼儿在水波中静静游动,雁阵高飞,叫声回荡。但仅有那皎洁的月光照耀,烟雾缭绕,通往远方的道路漫长而无尽。
注释
- 萧萧:形容秋天的声音凄凉,景象冷清。
- 寥寥:形容空旷,孤独。
- 渐江头露草萋萋:描绘江边草木渐渐凋零的景象。
- 霜枫槭槭:霜打后的枫树,颜色鲜艳且显得更为凄美。
- 虫语要要:虫鸣声清晰可闻。
- 雁阵嘹嘹:大雁成群飞过,鸣叫声响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瑶池,晚号冷庵,明代文学家、政治家。他是明代著名的词人之一,擅长用词清丽、意境深远,作品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行香子》创作于明代,正值秋天,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深刻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行香子》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萧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词的开头以“秋色萧萧”和“秋气寥寥”引入,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冷清的氛围。接着,诗人以“渐江头露草萋萋,霜枫槭槭,风柳条条”描绘了江边的景色,充分展现秋天的特征,同时用“霜”和“露”这些自然现象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在描写舟行水面时,诗人运用了“舟泛泛,橹摇摇”的表达,生动地描绘出舟在水中轻轻荡漾的情景,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却又隐含孤独的情感。接下来的“虫语要要,蝶梦飘飘”,则通过虫鸣与蝴蝶的梦幻形象,传达出一种轻灵而又略显忧伤的意境。
全诗的最后部分,诗人以“但月溶溶,烟漠漠,路迢迢”收尾,描绘出一幅朦胧而又遥远的画面,进一步强调了思乡之情与人生的漫长与无奈。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沉思与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色萧萧:开头即营造出秋天的感觉,带有一种忧伤。
- 秋气寥寥:指空旷冷清的气息,暗示孤独感。
- 渐江头露草萋萋:描绘江边的草木,生动而具体。
- 霜枫槭槭:霜打的枫树,色彩鲜艳,增加了视觉冲击。
- 望水茫茫:望向水面,景象模糊,增加了神秘感。
- 舟泛泛,橹摇摇:描绘舟行的细节,生动传神。
- 虫语要要,蝶梦飘飘:虫鸣如语,蝴蝶如梦,富有诗意。
- 问家山蚕崖渺渺:思乡之情的表现,家乡的遥远感。
- 鱼波寂寂,雁阵嘹嘹:鱼儿和大雁的描绘,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感。
- 但月溶溶,烟漠漠,路迢迢:结尾的意象,暗示人生的漫长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形象地描绘秋天的景象。
- 拟人:虫语、蝶梦的描写使得自然更有生气。
- 对仗:如“舟泛泛,橹摇摇”等,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思考,流露出孤独、思乡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充满了哲理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变化。
- 江、舟:代表人生的旅途与漂泊。
- 虫、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 月、烟:象征着朦胧的思念与遥远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秋色萧萧”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忧伤
- C. 惊喜
-
“虫语要要,蝶梦飘飘”中的“虫语”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思考
- B. 自然界的声音
- C. 生活的烦恼
-
诗的最后一句“路迢迢”有什么含义?
- A. 路途艰辛
- B. 旅途愉快
- C. 归乡的希望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风格更为柔和细腻。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更多地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杨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