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三首 其三 三十初度自寿》
时间: 2025-01-19 18:10:59意思解释
行香子三首 其三 三十初度自寿
作者: 顾随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春日迟迟。怅怅何之。鬓星星八字微髭。近来生活,力尽声嘶。问几人怜,几人恨,几人知。少岁吟诗,中岁填词。把牢骚徒做谈资。镇常自语,待得何时。可唤愁来,鞭愁死,葬愁尸。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日子缓缓而来,我心中感到怅惘,不知去向何方。鬓边已生星星点点的白发,微微的胡须也在增多。最近的生活让我精疲力竭,声音嘶哑。问问有多少人怜我,恨我,了解我?年轻时吟咏诗词,中年时填词作赋。只是把牢骚当作谈资,常常与自己对话,这样的日子又要等到何时?是否可以叫来忧愁,尽情鞭打,最终将它埋葬?
注释:
- 春日迟迟:春天的日子缓慢而悠长。
- 怅怅何之:感到失落,不知去向。
- 鬓星星八字微髭:形容头发已白,胡须稀疏。
- 力尽声嘶:形容疲惫不堪,声音嘶哑。
- 少岁吟诗:年轻时常作诗。
- 镇常自语:常常独自对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随,近代著名诗人,学者,精通古典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其三十岁生日之际,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活无常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词作以春天的迟缓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用“怅怅何之”开篇,便勾勒出一幅春日的孤寂画面;接下来的描写,既有对自身衰老的无奈,又有对生活艰辛的反思。通过“问几人怜,几人恨,几人知”,诗人质疑周围人的冷漠与无知,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孤独与渴望理解的心声。
从“少岁吟诗,中岁填词”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年轻时的激情和中年时的平淡生活的对比,仿佛在感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最后几句“可唤愁来,鞭愁死,葬愁尸”则是对忧愁的深刻描写,表现出一种绝望的情绪,似乎希望通过极端的方式来摆脱内心的负担。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与人生价值的深切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日迟迟:引入春天的气息,给人一种缓慢而又悠长的感觉。
- 怅怅何之: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失落。
- 鬓星星八字微髭:描绘了衰老的迹象。
- 近来生活,力尽声嘶:生活的艰辛使得诗人感到无力。
- 问几人怜,几人恨,几人知:质疑他人对自己的理解与情感。
- 少岁吟诗,中岁填词:回忆往昔的诗意生活与现今的平淡。
- 把牢骚徒做谈资:感叹生活中的烦恼成了交谈的素材。
- 镇常自语,待得何时:自我对话的无奈与期望。
- 可唤愁来,鞭愁死,葬愁尸:极端地想要摆脱愁苦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苦拟人化,形成了强烈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怅怅何之”与“力尽声嘶”,形成韵律的美感。
- 反问:通过反问增加了情感的深度和思考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我人生的反思,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生活苦难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孤独的深入探讨,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孤独与苦闷的普遍心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日:象征着生命与希望,但在这里却是迟缓的象征,传达出一种无奈。
- 鬓发: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愁:代表生活中的烦恼与内心的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鬓星星八字微髭”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青春活力
- B. 衰老的迹象
- C. 美好的回忆
-
“问几人怜,几人恨,几人知”中的“怜”指的是什么?
- A. 愤怒
- B. 同情
- C. 忽视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近现代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关注个体情感与离别。
诗词对比:
- 顾随与李白的诗歌相比,顾随的作品更注重内心的独白与人生的思考,而李白的诗则更多表现豪情与壮阔的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顾随诗文选》
这样的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