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时间: 2025-01-01 14:08:59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意思解释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原文展示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白话文翻译

在钟山上,风雨交加,天空呈现出苍黄的颜色,
百万雄师跨过长江。
如今的虎踞龙盘(南京)比以前更加雄伟,
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感慨。
应该继续追击残敌,不可为了名声而学那些所谓的霸王。
如果上天有情,上天也会变老,
人间的正道就是历史的沧桑。

注释

  • 钟山:指南京的钟山,风景名胜,也是历史文化名山。
  • 苍黄:形容天空严峻的颜色,暗示当时的动荡局势。
  • 百万雄师:指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力量。
  • 虎踞龙盘:形容南京地势险要,具有战略意义。
  • 穷寇:指被追击的敌人。
  • 霸王:指历史上有名的霸王项羽,意在警惕追求个人名声的人。
  • 沧桑:指历史的变迁和世事的起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1976),中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创立者之一。毛泽东的诗词风格豪放,常常以历史、自然和革命为题材,表达强烈的民族精神和革命信念。

创作背景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创作于1949年,正值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的历史时刻。这首诗歌表达了对解放战争胜利的欢欣与对未来的希望,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巨变的历史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气势磅礴的笔调,描绘了南京从旧社会到新社会的巨大变化。开篇的“钟山风雨起苍黄”,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对历史动荡的隐喻,暗示着中华民族的苦难与希望。接下来的“百万雄师过大江”,则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浩荡气势,象征着解放事业的伟大胜利。

“虎踞龙盘今胜昔”一句,以“虎”和“龙”的形象,形象化了南京的重要地理位置,表现出新中国建立后国力的增强与国家的复兴。而“天翻地覆慨而慷”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巨变,充满了豪情壮志。

诗中提到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则是对未来的警示,呼吁不能停下追求革命理想的步伐。这种用词展现了毛泽东作为军政领袖的坚定立场和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最后两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则带有哲学意味,表达了对历史无情的感慨,同时也坚定了对人民正义的信仰,体现了毛泽东对人民和历史的深切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钟山风雨起苍黄:描写了钟山的风雨交加,暗示国家动荡的形势。
  2. 百万雄师过大江:展示了解放军的强大力量和胜利的气势。
  3. 虎踞龙盘今胜昔:比喻南京的战略价值更为突出,象征着强大的新中国。
  4. 天翻地覆慨而慷:表现历史的巨变,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感慨。
  5. 宜将剩勇追穷寇:号召继续追击敌人,不可松懈。
  6. 不可沽名学霸王:警惕不要为个人名声而停滞不前。
  7. 天若有情天亦老:比喻历史的无情与时间的流逝。
  8. 人间正道是沧桑:强调人间的正义与道德在历史变迁中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虎踞龙盘”,形象地刻画了南京的险要地势。
  • 拟人:如“天若有情”,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的哲理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均衡,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对未来的希冀,强调了革命的继续与对历史教训的反思,表现了毛泽东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对人民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钟山:象征着历史和文化。
  • 风雨:代表着动荡与挑战。
  • 百万雄师:象征着人民的力量与团结。
  • 虎踞龙盘:象征着战略和力量的集中。
  • 沧桑: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人生的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百万雄师”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 抗日战争
    B. 解放战争
    C. 土地革命

  2. 填空题:诗中提到“虎踞龙盘”,形容的是____的地势。

  3. 判断题:诗中最后一句“人间正道是沧桑”表达了对历史的无情感慨。 (对/错)

答案

  1. B
  2. 南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的另一首经典诗作,表达了对伟大时代的感慨。
  • 《长征》:体现了艰苦奋斗与革命精神的诗歌。

诗词对比

  • 《闻一多·红烛》:同样表达了对革命精神的歌颂,但风格更为细腻柔和。
  • 《李白·将进酒》:虽时代不同,但也反映了对历史的感慨与豪情。

参考资料

  • 《毛泽东诗词选》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诗词鉴赏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