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
作者:白朴
世事方艰便猛回。
丛筠佳处得栽培。
花光别有一枝梅。
头似雪盔那复漆,
心如风篆也无灰。
生前相遇且衔杯。
白话文翻译:
这世事艰难,心情便会激烈反复。在那丛竹旁,值得好好栽培。那花儿的光彩,别有一枝梅花。头发如同白色的盔甲,再也不涂抹黑漆,心如风中的篆书,没有一丝灰暗。生前相遇,快来共饮一杯吧。
注释:
字词注释:
- 世事方艰:世间的事情正艰难。
- 猛回:情绪激烈地反复。
- 丛筠:丛生的竹子,象征清雅和坚韧。
- 栽培:栽种、培养。
- 梅: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 头似雪盔:形容头发白如雪盔,暗示年老。
- 心如风篆:心中如风中的篆书,意指心中无杂念。
- 衔杯:一起饮酒,享受当下。
典故解析:
-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梅花是冬季盛开的花,象征着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 雪盔:雪的颜色代表纯洁和岁月的流逝,暗示诗人对生命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朴(约1226年-1303年),元代杂剧作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多描写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个性和时代特征。其诗词简练而富有哲理,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浣溪沙》创作于元代,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借助自然景物抒发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反映了对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态度。
诗歌鉴赏:
《浣溪沙》是一首充满哲思和人生感悟的词作。诗人通过对竹、梅、雪白的头发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开篇“世事方艰便猛回”,直接点出生活的艰辛与曲折,继而借助“丛筠佳处得栽培”引出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期望。这里的“栽培”不仅是对自然的关怀,更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
“花光别有一枝梅”,诗人用梅花的光辉象征着坚韧与希望,预示在困境中依然存在美好。接下来的“头似雪盔那复漆”,隐含着年华已逝,人生的无常,然而“心如风篆也无灰”则展示了诗人心境的清澈与宁静,尽管生活艰难,内心却依然保持着一种清新和纯净。
最后一句“生前相遇且衔杯”,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尽管前路难行,仍然要把握现在,享受与友人相聚的时光。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让整首词充满了温暖与希望,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事方艰便猛回:生活的艰难使人心情波动。
- 丛筠佳处得栽培:在美好的环境中,努力去培育生机。
- 花光别有一枝梅:梅花的光辉别具一格,象征着坚韧与希望。
- 头似雪盔那复漆:年华已逝,头发如雪般苍白。
- 心如风篆也无灰:内心如风中的篆书,清澈无杂念。
- 生前相遇且衔杯:珍惜当下,与友人共饮,享受生命。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头似雪盔”比喻年纪大;“心如风篆”描绘心境的纯净。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仗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对世事的反思,表达了尽管生活艰辛,却依然要珍惜眼前的美好,积极面对人生的态度。这种对美好与坚韧的追求,彰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丛筠:象征坚韧、清雅的生命力。
- 梅花:象征高洁和坚韧,代表美好的品质。
- 雪盔:象征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风篆:象征心境的清澈和无杂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世事方艰便猛回”表明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忧虑
D. 愤怒 -
“头似雪盔”中的“雪盔”主要象征什么?
A. 年轻
B. 纯洁与岁月流逝
C. 坚强
D. 美丽 -
诗的最后一句“生前相遇且衔杯”表达了什么思想?
A. 享受生活
B. 忧伤
C. 遗憾
D. 忘却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关于人生的感悟与情怀。
- 李清照《如梦令》:表达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对比:
- 白朴的《浣溪沙》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白朴更侧重于坚韧与希望,李清照则更强调对过往的怀念与哀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文学研究》
- 《白朴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