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校书》
时间: 2025-01-01 17:56: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刘校书 郭震 〔唐代〕
俗吏三年何足论,每将荣辱在朝昏。 才微易向风尘老,身贱难酬知己恩。 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 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
白话文翻译:
作为一个普通的官员,三年的经历不值得一提,每天都在朝堂的荣辱中度过。 才华不足容易被世俗所困,身份低微难以报答知己的恩情。 皇宫中的黄莺在夕阳下啼叫,黄山的细雨打湿了归途的车轩。 回首望去,汉家的丞相府,昨日是谁在打扫那重重的大门呢?
注释:
- 俗吏:指普通的官员。
- 荣辱:指在官场中的得失。
-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 知己恩:指朋友或知己的深厚情谊。
- 御苑:皇宫中的花园。
- 黄山:指黄山的景色。
- 归轩:指归途中的车。
- 汉家丞相府:指汉代的丞相府邸。
- 重门:指重重的大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震,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是寄给刘校书的,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对知己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郭震经历了三年的官场生涯后,感到自己的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身份低微难以报答知己的恩情,因此在诗中表达了对官场的不满和对知己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涯的反思和对知己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感慨。诗中“俗吏三年何足论”一句,直接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不满,认为三年的经历不值得一提。“才微易向风尘老,身贱难酬知己恩”则进一步表达了对自身才华不足和身份低微的无奈,以及对知己恩情的难以报答。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御苑残莺啼落日”和“黄山细雨湿归轩”,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最后一句“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则通过对汉家丞相府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俗吏三年何足论:诗人认为作为一个普通的官员,三年的经历不值得一提。
- 每将荣辱在朝昏:每天都在朝堂的荣辱中度过。
- 才微易向风尘老:才华不足容易被世俗所困。
- 身贱难酬知己恩:身份低微难以报答知己的恩情。
- 御苑残莺啼落日:皇宫中的黄莺在夕阳下啼叫。
- 黄山细雨湿归轩:黄山的细雨打湿了归途的车轩。
- 回首汉家丞相府:回首望去,汉家的丞相府。
- 昨来谁得扫重门:昨日是谁在打扫那重重的大门呢?
修辞手法:
- 比喻:“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 拟人:“残莺啼落日”中的“啼”赋予黄莺以人的情感。
- 对仗:“俗吏三年何足论,每将荣辱在朝昏”中的“俗吏”与“荣辱”,“三年”与“朝昏”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对知己的思念。诗人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官场的不满和对知己恩情的难以报答,同时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意象分析:
- 御苑残莺:皇宫中的黄莺,象征着宫廷的繁华与衰落。
- 黄山细雨:黄山的细雨,象征着归途的凄凉与迷茫。
- 汉家丞相府:汉代的丞相府邸,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落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俗吏三年何足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不满? A. 官场生涯 B. 知己恩情 C. 自然景物 D. 社会现实
-
诗中“才微易向风尘老”一句中的“风尘”比喻什么? A. 世俗的纷扰 B. 自然的风雨 C. 官场的荣辱 D. 知己的恩情
-
诗中“回首汉家丞相府”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 A. 过去的辉煌 B. 现在的落寞 C. 未来的迷茫 D. 知己的恩情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对知己的思念。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与郭震的《寄刘校书》都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对知己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加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与郭震的《寄刘校书》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但白居易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美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郭震的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解读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