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冯翊作》
时间: 2025-01-01 12:00: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赴冯翊作
作者:储光羲 〔唐代〕
本自江海人,且无寥廓志。
大明耀天宇,霭霭风雨被。
迢递别荆吴,飘飖涉沂泗。
广川俟舟楫,峻坂伤骐骥。
蹭蹬失归道,崎岖从下位。
西出太华阴,北走少梁地。
葱茏墟落色,泱漭关河气。
耻从侠烈游,甘为刀笔吏。
宝剑茱萸匣,岂忘知音贵。
大道且泛然,沉浮未云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作者本是江海之人,心中并无远大的志向。大明的光辉照耀着天空,朦胧的风雨笼罩着四周。远道而来,离开了荆州和吴地,漂荡着经过沂水和泗水。宽广的水面等待舟船,陡峭的山坡让骏马受伤。迷失了归路,崎岖的道路让我从低处走去。西出太华的阴影,北上少梁的地方。葱茏的村落色彩,广阔的河流气息。耻于追求侠义之路,甘愿做个文书官吏。宝剑和茱萸放在匣子里,岂能忘记知音的珍贵。大道仍然在广阔的水面上沉浮,变化未必有多么不同。
注释:
- 寥廓志:广阔的志向。
- 迢递:遥远,曲折。
- 蹭蹬:踌躇,彷徨。
- 葱茏:形容草木繁盛、苍翠的样子。
- 刀笔吏:指文书官吏,象征着平庸的官职。
- 知音:真正理解自己的朋友或同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储光羲,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个人的志向与生活感悟,作品多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储光羲赴冯翊的途中,表达了他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选择。他身处变迁中的时代,面对名士与平庸的抉择,内心充满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歌鉴赏:
这首《赴冯翊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的开头,诗人自述身世,表明自己并无远大的志向,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接着,诗人描绘了行旅的艰辛与美丽的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洒脱与从容。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侠义之游的耻辱感,以及对平庸官职的甘愿,传达出一种无奈的选择与对知音的珍视。最后几句以“大道且泛然”结束,表达了对人生起伏的淡然态度,使整首诗在深邃的思考中又有了一种开阔的视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本自江海人,且无寥廓志:自述身世,表明无远大志向。
- 大明耀天宇,霭霭风雨被:描绘自然景象,象征人生的光辉与风雨。
- 迢递别荆吴,飘飖涉沂泗:表现离别的遥远与漂泊的无奈。
- 广川俟舟楫,峻坂伤骐骥:描绘艰难的旅途,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 蹭蹬失归道,崎岖从下位:迷失了方向,反映内心的困惑。
- 西出太华阴,北走少梁地:具体指向行旅的方向与目的地。
- 葱茏墟落色,泱漭关河气:描绘沿途的自然景色,表现对自然的感悟。
- 耻从侠烈游,甘为刀笔吏:表达对平庸的接受,反映内心的挣扎与妥协。
- 宝剑茱萸匣,岂忘知音贵:强调知音的珍贵,表现对友谊的珍视。
- 大道且泛然,沉浮未云异:终以宽广的视野总结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如“耻从侠烈游,甘为刀笔吏”,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选择。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反映了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妥协,最终在对知音的珍视中寻求内心的平静。
意象分析:
- 江海:象征广阔的背景,体现诗人的出身与气度。
- 大明:象征光明与希望。
- 舟楫:象征人生的旅途与选择。
- 刀笔吏:象征平庸与现实的妥协。
- 知音:象征真正理解与支持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自己志向的态度是?
A. 渴望光辉
B. 平淡无奇
C. 追求侠义 -
诗中提到的“刀笔吏”代表了什么?
A. 高尚的职业
B. 平庸的文官
C. 英勇的侠士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的意思是?
A. 人生的变化无常
B. 对未来的迷茫
C. 对知音的追求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储光羲的《赴冯翊作》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情壮志,而储光羲则在平淡中体现深邃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